第Ⅱ卷(共104分) 四、(14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行香子 许古① (1)上片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2)本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下片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案】(1)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景色怡人的山中秋日图,(2分)抒发了词人刚刚从官场中解脱出来,重新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愉悦心情。(2分) (2)词人的形象特点:放荡不羁、淡泊名利、率真自然、闲适洒脱。下片前四句写出了词人饮酒后的醉态,他放荡不羁,毫无拘束,纵横骋才。五、六句写词人言情言志,只为抒发情怀,并不为什么风骚之旨,表现了词人的洒脱。“乐因循”表现词人心性的率真自然;“能潦倒”表明心迹淡泊名利;“也消摇”表达出对闲适生活自得其乐,乐此不疲的生活态度。(性格特点2分,能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分析2分,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 (1)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先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以及其特点,然后用四字概括其特点,最后表达感情。上片以景语起:“秋入鸣皋,爽气飘萧”,八字画出一幅山中秋日图。“鸣皋”,指古老的鸣皋山(在河南嵩县东北,传说古有鹤鸣于此,故曰鸣皋山)。秋天来到了古老的鸣皋山,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挂衣冠,初脱尘劳”,词人刚刚从沉闷、压抑的官场生活中解脱出来,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面对秋日山中舒爽怡人的自然景象,怎能不心情愉悦?“初脱尘劳”写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归隐之后如释重负的感觉。“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写词人凭窗远眺,由朝至暮,又由暮至朝,看尽了峰恋叠嶂的明暗变化。这里不仅是写山,更是衬人。词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是非常细致入微,凝神专注。正是因为他“看尽昏朝”所以才有了“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的感悟。沉沉的黑夜,山影模模糊糊,所以此时看山,感觉山很低;而至天晴,山色明朗,历历在目,又如在眼前;清晨,晨曦微露,曙光初现,又觉山峰高耸入云,巍峨直立,给人以高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根据要求,补写出下面横线上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江面月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学与思”上则认为“_________ (3)《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长矛吟唱的故事。 【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答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也可以,不能答成“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解析】 试题解析: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注意“舫”“唯”“须臾”“酾”“槊”的写法,不要漏掉“之”“也”等字。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12分) 16.将下列长句变为4个短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 创新型经济是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的经济。 【答案】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的经济,它依托知识和人才,它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它的着力点是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4分。改对1句得1分)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长短句的变换。第一步:“提取主干”。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这样做,可以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这句话的主干是“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的经济”第二步: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单独成句。剥离的原则是:由达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然后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从而形成独立的单句。如果主语是省略的,可以用指代语,构成指代关系。剥离出来的内容有“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第三步: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即合理安排各内容要点的表述顺序,使语言连贯畅通。这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适当补加必要的关联词或指示代词。“调整句序”是有一定的原则可以遵循的。①如果修饰限制成分是由并列短语改为并列短句,因无先后主次之分,可依原长句中的顺序安排。②如果改成的短句间存在着时空或事理上的关系,那么就应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事理顺序,调整短句间的关系。长句改为短句后,还应但进行检查:①看意义有没有发生变化,②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③看表达是否规范。如此,才算完成所有工作。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以下是某高三文科应届毕业生白雪参加自主招生时写给某知名大学的自荐信,在语言使用得体和格式方面存在不当,请进行修改。(4分) 尊敬的学 校领导: 【答案】(1)“文艺天才”改为“具有一定的文艺天赋”。(1分) (2)“非常符合我的标准”改为“我非常符合贵校的选拔标准”。(1分) (3)“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改为“请您认真地考虑我”。(1分) (4)漏掉“此致敬礼”,应添上。(1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图表的内容。(4分) 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答案】(1)从2014年旅客运输量的情况看,水运、铁路和民航增长迅速,公路增长速度慢,但从运输总量上来看,公路运输仍然是旅客运输的最重要运输方式。(2分)(2)从2014年旅客周转量的情况看,民航增长速度较快,公路增长速度较慢,但从旅客运输周转量上来看,铁路与公路齐头并进,民航紧随其后。(2分)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材料是表格,首先审题,“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图表的内容”;然后读表头的文字和表中的选项,了解图表反映的对象,应是“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接着要把握图表中各种运输的数值,抓最大和最小的数字,同时要用正确的术语概括变化的规律。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18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文后各题。 两个孤独的人 (奥地利)茨威格 像一股广阔的深色的激流,熙熙攘攘的工人穿过大门。在这密密匝匝的人群后面相当远的地方有一个工人孤孤零零地走着。他还不老,很强壮,但是他不能与那些人保持同样的步子,因为他那条瘸腿无法使他快速地行走。远处欢快的声音还在发出回响。他听到了,对这人群发出的嬉闹的声音并不感到痛苦。他的残疾早就使他习惯了孤独,在孤独中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哲学家,以弃世者的冷漠面对生活。 他一瘸一拐地慢步向前。从远处昏暗的田野里涌来不久就要成熟的庄稼的暖洋洋的芳香,冷爽的晚雾也无法遏止它的飘散。远方的笑声消逝了。不时还有一只孤零零的蟋蟀发出唧唧声,除此到处一片寂静,是那种深深悲哀的寂静。在这样的寂静中沉默的思想开始言语了。 突然他谛听起来。他觉得他听到了有人在呜咽。他凝神静听。一切都在沉默,像在无梦的睡眠中。但在随后的瞬间他又听到哭声,更为低沉更充满了痛苦。透过模糊的苍茫的暮色他看到在公路上有一个身影,坐在堆摞起来的铁轨上哭泣。他先是想静悄悄地走过了事。但当他走近时,他认出了这个不停呜咽的少女。 她是他在同一工厂的一个女工。他是在每个人都称她是“丑八怪尤拉”时认识她的。她的丑陋是那样惹人注目,他们给她登记上这个她早在孩提时代就有的名字。她的脸粗糙,不成规矩,皮肤的颜色是一种脏兮兮的黄色,那样污浊不堪,令人厌恶。再加上体型是那样显眼的不协调,孩子般孱弱和消瘦的上身,长着一个宽大和有些弯曲的臀部。惟一漂亮的是她那双安详和熠熠闪光的眼睛,它们把所有的轻蔑和憎恶的目光当作是温柔的顺从再次映射出来。 不受怜悯地继续生活下去,他本人业已承受了过多的秘密痛苦。他走近她,把手善意地放到她的肩膀上。 她吃了一惊,像是从梦中醒来。 “放开我!” 她不知道是在同谁说话,只是由她的狂暴的痛苦而嘶叫起来。现在她认出了这个陌生人,变得安静下来。她注意过他,因为他是厂里从没有嘲笑她的少数人中的一个。她喃喃地推开他。 “放开我!这是我自个的事。” 他小心地问道: “他们又欺负了你?” 这个问题又触到她的痛处。血一下子涌到面颊,她的话急促忙乱,充满了怒气: “他们要到乡下,到村里去。有一个人建议,这立刻得到大家赞同。在有人数一数有多少人去时,我蠢极了,也报了名。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他们恶言恶语,他们挖苦嘲笑,还从没有这样狠毒,直到我发起火来。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失去耐性,就对他们说了些他们认为是下流人说的话。于是他们—就—把我—打了一顿……” 她又剧烈地啜泣起来。他陷入极度的激动,感到有必要对这个可怜的姑娘说几句话,于是他开始讲起他本人的苦恼。 但她不想减缓她的痛苦,她不愿放弃每个受侮辱人感受到的那种殉难者的快乐。 “不是他们。那些伤害我的人。是所有的一切,是整个生活。有时,当我想起自己时,我就厌恶自己。我为什么这么丑陋?这太不公平了。可我整个一生都在承受。早在是个孩子时我就感到他们在嘲笑我。我从不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因为我怕他们,因为我嫉妒他们!” 他震颤地听她讲,她对他袒露了如此多的痛苦,他完全能够理解。因为这由成千上万小时积贮起来的痛苦,他原认为早已死寂了,现在又都从他的睡眠中苏醒起来,他早就忘记了,他是来这里安慰她的。完全不由自主地他也讲起了他的遭际,因为他找到了能理解他的人。他轻声对她说: “也有一个人,他与其他人一起玩耍,但是他不能。每当他们狂跑乱跳,他总是吃力地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老是拉在后面。其他人嘲笑他。他总是听之任之,傻里傻气的。比起你来,他也许更糟,你毕竟有健康的腿啊,整个世界属于这样的人哪!” 她内心激动得越来越厉害。她感觉到她生活中的痛苦从深处在碎成破片。 “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命苦。我从没有看到母亲,没有人对我说过一句好话。当每个姑娘同她们的情人在一起时,我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同时我还感到,事情会永远如此,也必然是永远如此,若是人们像所有其他人一样都这样想的话。我的上帝,我真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 他俩从没有对人讲述过的,也几乎自己都没有供认过的,这两个还几乎是陌生的人彼此都袒露了出来。每一声呐喊都在他们的灵魂中得到了回响,因为两个人在痛苦上是相亲共感的。 他立起身来,简单而乞求地对她说:“走吧!” 她同他一起上路。天色已完全变得昏暗了。他无法再看清她的面孔,而她根本没有察觉到,在她的痛苦缓缓消失之中她在迎合着他的脚步。两个人就这样慢慢地一起走着。一种模糊不清的相互理解的情感像一种天国的快乐飘临到两个孤独者的天空。他们的交谈变得越来越亲切和细声,必须完全靠在一起才能听得清楚。 19.文章第二段画波浪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她感觉到她生活中的痛苦从深处在碎成破片。 (2)而她根本没有察觉到,在她的痛苦缓缓消失之中她在迎合着他的脚步。 21.两个孤独的人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4分) 22.作者塑造这两个孤独的人的形象,你认为意旨何在?(6分) 【答案】 19.①渲染了一种冷寂、悲哀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的内心的孤独寂寞的情感。②推动了的情节发展。在寂静中才有可能听到尤拉的哭声,才有后面情节的发展。(答出1点得2分) 20.(1)得到安慰,她感到她生活之的痛苦在内心深处逐渐消解。(2分) (2)在不知不觉中,她的痛苦逐渐消失,在内心深处与他形成了心灵上的契合。(2分) 21.①都有缺陷,一个腿瘸,一个形貌丑陋。②都有被伤害、被孤立的经历。③都心地善良。④都渴望被理解。(答出1点得1分) 22.①揭示了被侮辱、被孤立的人内心对被理解、被关爱的渴望。②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温馨、美好。③批评了冷漠、缺乏爱心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呼吁人们关心爱护生活中的弱者。④呼吁人们勇敢面对挫折,保持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得满分) 【解析】 19. 试题解析:首先注意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题干问的是“文章第二段画波浪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1)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3)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4)推动情节的发展(铺垫)。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解析:本题是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有: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首先浏览句子,找到关键词,然后回归文本,结合语境分析关键词的意思。第一句要理解“碎成破片”的含义,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痛苦“碎成破片”,而在此之前“她”是无比的痛苦,经过“他”的劝说后痛苦“碎成了破片”,所以意为痛苦慢慢消除了。第二句要理解“迎合着他的脚步”的含义,并非真正的脚步的迎合,而是心灵的迎合,即心灵的默契。。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两个孤独的人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要找到二者的共同点并不难,从身体上、心灵上、处境上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细读文章归纳即可。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