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顾名思义就是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学生所取得的分数。高考分数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分为高考实际分数和高考投档分数(含政策加分),可统称为高考成绩。 高考分数是决定考生选择大学的基准,我们用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分、分——学生的命根”来形容考生依据高考分数填报大学志愿的重要性较为贴切,高考分数就意味着考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选择大学、选择未来的“命根”。如何用自己的高考成绩填报大学志愿,迈好人生理想的第一步呢?这是我们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填报志愿时,每个考生都想以最低的分数考入最好的大学,发挥分数的最大效能,即“把分数用足”。那么,以博弈论的观点,就是要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优化策略,使考生利益最大化。于是,准确地预测高校的调档线与报考的竞争程度就成为报考成功的关键。 社会上不少专家针对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研究出各种量化指标用于预测准确度的技巧和预测校线的方法,例如:平均分差法、两线差加修正值法、分数含金量区别法、分数排序定位法等。考生和家长都可以学习参考。 为了方便考生家长,通俗易懂,我们推荐一种简便易行的“依分择校”五步法。 第一步:充分了解教育部和自己所在省级招办公布的录取政策 1.教育部制定的主要招生政策规定 2.目前,填报志愿的时间有四种安排,如果您是北京、上海的考生,请注意是高考前填报。如果您是辽宁、新疆的考生,要注意了,是在高考后估分填报。其他省(区、市)的考生志愿填报时间则相对统一,是在高考成绩知晓后,再填报志愿(大部分省市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内蒙古的考生,由于当地实施的是录取实时填报志愿,更需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3.填报志愿的方式:是否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不同批次每个志愿可以填报几所高校(只有北京第一志愿可以填报A、B两所高校,其余省(区、市)可以填报A、B、C三所以上),每所高校中可以填报几个专业志愿等(各省(区、市)规定3~6个不等)。 4.高考加分政策。 5.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与考生分数所划定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6.投档录取模式等录取政策。 第二步: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省级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1.通常考生所在的省级招办会将不同高校分为不同的录取批次,分期依次完成招生录取。即:根据高校的招生计划与本省(区、市)考生的分数成绩,分批次通常按120%的比例划定每个录取批次各科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如:科类一般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一批(俗称一本)、本科二批(俗称二本)、本科三批(俗称三本)、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 2.各批次各科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招生录取的重要指标。考生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来比对,达到了哪个批次分数线,才能选择对应批次的大学。例如:你的高考分数(含加分)达到了一本线(俗称重点线),你就可以选择一本大学;你的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越多,就可以选择实力更强的名牌大学。 第三步: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相应批次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线 1.详细了解大学当年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 由于每年每所大学的录取线和每个专业的录取线是根据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的高考分数,按照该校在该省(区、市)的招生计划,从高至低划定的。可将感兴趣大学近三年的录取情况汇总制表,一目了然。以利于分析趋势、比较实力、心中有数。 此时,考生应关注两个分差:其一是大学往年录取线与省批次控制录取线的分差,即高校录取分数线减省批次控制录取线所得出的差值,体现出高校录取线的相对位置;其二是考生高考成绩与省批次控制录取线的分差,即考生高考成绩减省批次控制录取线所得出的差值,体现出考生的相对位置。二者结合可以预测高校录取线,衡量和评估考生实力。比如北航在天津市近几年录取线高于重点线100分以上,如果考生高考成绩高于天津市重点分数线100分以上,其实力就与北航录取线相当。此外对于竞争度高的热门大学,考生为稳妥起见,还可以查看高校平均录取分数线减省批次控制录取线所得出的差值,增加宽余度,提高保险系数。 A.当高考成绩刚刚达到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之内,只能选择大学中分数较低的冷门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 B.当高考成绩超过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时(一般超过10分~15分左右),可以选择大学中分数中档的不冷不热专业。 C.当高考成绩远远高于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时(30分以上):可以选择该大学中分数高的热门专业。 2.详细了解感兴趣大学的基本情况。 可以通过浏览大学的网站、参加大学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所在省市举办的招生咨询会、面对面咨询、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报考指南、《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大学,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等诸方面信息。 3.详细了解感兴趣大学的招生政策及录取规则。 以大学发布的《招生章程》为核心,详细了解调档比例、加分政策、专业录取、相关科目要求、身体要求、外语语种要求、男女生比例等等各方面信息,重点关注高校对于进档考生进行专业录取时制定的规则: A.分数优先,无专业级差。即按进档考生分数从高至低依次进行专业检索和录取,不设专业极差。如果考生所报的几个专业志愿已录满,计算机则按录取程序待所有考生检索录取完毕,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录取到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的列为“退档”。目前一本大学专业录取以此模式为多。 B.分数优先,设专业级差。与上述模式不同的是,按进档考生分数从高至低依次进行专业检索和录取,设专业级差。即若考生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要求的,需要减掉几分(称谓专业级差),再去检索其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要求,不同专业志愿之间的专业级差可不同,一般在3~5分之内,如北京师范大学是2、1、0、0,四川大学是3、1、1、1。主要是提醒考生填报专业志愿要拉开梯度,防止扎堆填报某一专业。 C.志愿优先。即高校对进档考生分别按第一、第二、第三等专业志愿从高分至低分进行专业检索与录取。 第四步: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本省(区、市)和本中学考生的位置,预测大学的当年录取分数线 1.高考成绩体现出考生的竞争实力和在博弈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因此,考生不能单纯以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生搬硬套,还要关注自己在全省(区、市)的排名情况及相对位置。例如北航往年在大部分省份录取的是前1000名的考生。同时,考生还应关注自己在本中学考生中的排名相对位置,了解往年与自己实力相当的考生考取了哪些大学?以利于准确定位大学,排除每年考生实力不同、考题难易程度不同产生的不定因素,防止以“分”套“分”的片面定位。 2.考前填报、估分填报、出分填报,不同时间填报志愿采取的对策不同: A.考前填报——依据自己平时学习成绩和竞争实力及相关资料填报志愿; B.估分填报——依据高考后的估分,参考平时学习成绩、竞争实力及相关资料填报志愿; C.出分填报——完全依据高考成绩及相关资料填报志愿。 第五步:综合个人情况,科学选择定位 考生还应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理想志向、实力水平等的个人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应对大考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仔细读懂本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编印的当年《高校招生计划专业目录》、往年《高校录取分数统计》、当年高校《招生章程》等必备的高考资料,科学合理地选择大学、选择专业。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把此方法运用在志愿填报的实战过程中,现特别列举一真实案例: 北京市理工科考生小郝从小喜爱航模运动,理想是学习航空航天专业,将来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海淀区模拟高考成绩660分。按照“依分择校”五步法: 第一步,了解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录取政策,北京市考前填报志愿,2014年首次实行第一志愿同时可以选择二所高校投档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一所高校可以填5个专业志愿。小郝是少数民族还可以加5分。 第二步,对比自己的模拟高考成绩,考题难易程度与去年相当,分数预测与去年相似,应该远远超过了一本线,可以选择实力强水平高的“985工程”重点大学。 第三步,自己酷爱航空航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亦是“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办学实力强、水平高,招生计划270余人,与往年持平,比对近三年高考理科录取分数略,去年是657,平均分是670分,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于是参加北航开放日,面对面咨询。详读北航招生简章,了解专业,北航专业录取原则为“分数优先,无专业级差”。同时航空航天实力比较强但录取分数比北航低的高校还有北理工、哈工大、南航、西工大等高校,都可以详细了解咨询。 第四步,小郝的高考成绩在海淀区大概1000名,相当往年北京市2500多名,而北航往年录取海淀区排名1300名左右、在北京市录取考生排名3000名之前的考生。再按分差法预测自己的成绩高于海淀区预划重点线120分,北航去年录取线高于重点线107分。同时其所在中学往年同实力的同学也有考上北航的。几项指标衡量都是在北航往年录取分数范围内,定位北航应该比较适合。但是北航实行按加分进档、实考分进专业的录取办法,小郝成绩低于北航平均分,选择热门专业的可能性不太大。 第五步,小郝决定第一批次第一志愿A填报北航,5个平行专业可以从北航的热门高分专业到冷门低分专业按梯度填报,可以冲一冲热门的理科试验班,否则高考考分高了没有报志愿,岂不是错过机会。最后再填上服从专业调剂。下面的第一志愿B可以考虑填报比北航录取线低的京内北京理工大学,京外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西方的西北工业大学。其余专业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二批次志愿等依照前例原理完成。 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除甘肃、青海、内蒙古个别省(区、市)之外,基本都实行了第一志愿可以填报2所以上大学的平行志愿办法。相比传统的顺序志愿,克服了第一志愿只能选择一所大学的弊端,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保护了考生利益。倘若针对一个志愿可以填报3所高校志愿的省(区、市)是来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分别采取对策:填A志愿高校时“冲一冲”,胆子大一点,冲击一下理想热门的高校;填B志愿高校时“稳一稳”,瞄准与实力相当的高校;填C志愿时“保一保”,留出较大的余量,保证录取垫好底。以不变应万变,稳操胜券。 如何科学填报志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全社会对教育水平反映人才能力的普遍性认同,高考成为多数年轻人人生中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选拔机会,这一次分流很可能决定了一名青年学子一生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和个人的发展方向。 相较于高考内容的稳定性和相对客观性,伴随高考的志愿填报因其主观性和偶然性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特别是众多考生家庭的关注,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各种辅导志愿填报技巧的培训班,尽管价格不菲,仍然令考生及家长趋之若鹜。下面将结合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对高校的认识,以及多年来从事本科招生工作的一些经验,从四个方面就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可能被忽视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1.基于志愿填报的规则 为保证考生利益,降低偶然性因素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省(区、市)的志愿填报基本上都采取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即每一个批次可以填报一所以上的学校,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从上一批次的高校落到下一批次的高校的风险虽然变小,但可能性却依然存在,特别是针对考前填志愿(北京、上海)和估分填志愿(辽宁、新疆)的省(区、市),以及在选择一些初始调档比例高于1:1的高校和考生在不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在此建议考生尽量选择调档比例较低,特别是规定只要服从专业调剂,则可不被退档的高校。至于专业调剂上的风险和担心,其实可以通过与当地高校派驻的招生人员沟通,更全面地了解相关高校报考情况,及时沟通信息,从而在即使调剂的情况下,仍进入相对理想的专业。另外,在个人并没有特别喜好的情况下,选择一所学科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短板的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简单说来,相对稳妥的平行志愿填报原则应该是同一志愿的各高校拉开层次,前有拔高,后有保底,前面没有十足把握的高校应尽量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2.基于高等教育与之前教育阶段学习特点的差别 高中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强,学科分流实际上是从进入高等教育之后才开始的,相对于高中及之前的学习,进入高等教育之后的信息量堪称爆炸式的增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对学科的真正认识和学习实际上是从本科阶段才开始的,但由于大多数学校的专业分流是在学生开始了解学科之前的志愿填报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这就容易造成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为改变这一状况,从高校的角度,可以通过适当延长专业分流的时间、提高课程和专业选择自由度等方式缓解这一矛盾,比如,浙江大学的大门类招生方式,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体系下的百分百课程开放、百分百专业开放、所有学生百分百自由选择理念等。从考生填报志愿的角度,可以更多考虑一些在教学和培养上自由度更大的高校。但如果考生对于学科已有一定认识,且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明确的规划,一步到位的选择是更高效的做法,因为正常的本科阶段只有四年,如果在选择上用了更长的时间,无疑需要在选择之后的学习阶段付出更多的努力,如何平衡,还需要自己权衡。 3.基于高校宣传介绍材料中的数据 目前,高校与考生及家长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高校的宣传介绍多基于教育部对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标,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各类人才计划、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等。普通考生及家长多数只能在比较过程中查排名、比大小,而缺乏对各项数据具体内容的认识。 另外,由于我们现行的高校评价体系多局限在科研方面的考量,而高校科研能力的强弱对本科阶段的教学和培养并不产生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数据上相近的高校会因为高校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水平、高水平人才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参与程度和科研平台对本科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建议考生和家长在比较高校所提供的数据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校规模,考量各项数据的人均值,而非仅看总值,既要关注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外籍专家等高水平人才的数量,也要了解他们的年龄、工作状态、本科教学的参与程度等,照片上出现的高级人才再多,如果本科教学参与度低,也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培养无关。 4.基于学生发展潜力的院校专业选择 人才的培养到底要以过程为导向,还是凭结果论英雄?选择一所人文气息浓郁、重视培养过程的高校,还是一个以应用性学科、市场需求大的学科为主的高校?这可能是我们许多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最纠结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尤其在这个市场为主导,全民学经济的时代,我们只能说社会的发展一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就在几年前我们同样也经历了“IT热”“法律热”,志愿选择更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和特点,而不是人云亦云,希望大家能够更理性地对待。一些即便是看起来最应用性的学科,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仍然是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的,要想获得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技能,还需要更多后期的学习和锻炼。由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青年人在高中及之前的教育过程中相对缺乏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在本科——高等教育的开始阶段,对许多同学,还可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家庭,那么,综合性大学可能对青年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更多帮助。 本科人才培养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志愿填报不是考生、家长与高校之间的斗智斗勇,而应是考生与高校的协作共赢,希望考生和家长在对自身兴趣、需求充分认识,对招生政策充分理解,对高校有更清晰的了解的情况下,理智、科学地进行志愿填报,并收获满意的结果。高校也一定会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帮助考生进入最理想、感兴趣和最适合的专业,以饱满的热情,开始人生新的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