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7-26 16:58
(三)
阅读名著语段和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A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热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语段二】
老儿答道:“老汉姓金,排行第二。孩儿小字翠莲……”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节选自《水浒传》)
【语段三】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即“多言多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节选自《西游记》)
13. 结合上面三个语段,完成下面三小题。
(1)写出人物A的姓名。
(2)鲁达于第二天清晨发付金家“父子”之后,又是如何对付“郑大官人”的?
(3)依据八戒在本次风波中的表现,简析悟空对其“詀言詀语”的评价是否公平恰当。
14. 在正直、果敢、善战等英雄特质之外,A、鲁达和孙悟空三位人物身上还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结合语段分析。


答案:(1)朱德(2)鲁达来到镇关西的肉铺先是消遣激怒郑屠,要郑屠把精肉剁成肉粒,又要把肥肉剁成肉粒,还要把骨肉剁成肉粒,激得郑屠忍无可忍,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众人明白“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三拳失手打死镇关西后,面对意外,鲁达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他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3)白骨精化作女子被孙悟空打了一棒,留下假尸首逃跑了,八戒对唐僧说这是悟空“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悟空第二次打跑白骨精变的老妇人,唐僧要赶走悟空,八戒在旁边推波助澜,说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白骨精第三次化作一个老公公,被悟空打死,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要念紧箍咒,悟空让唐僧看白骨精的本相——一堆粉骷髅,八戒却说:“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听了八戒的话,唐僧决意要赶走悟空。每次打跑白骨精后,八戒都在旁边多言多语,挑拨是非,让唐僧念紧箍咒,最后赶走悟空。由八戒的表现来看,悟空对其“詀言詀语”的评价是公平恰当的。(4)语段一中说朱德“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仔细订出读书计划”,说明朱德负责、细心;语段二中鲁达听了金氏父女的遭遇,决心帮助他们逃离虎口,考虑到他们没有钱,他资助他们钱财让他们做盘缠,嘱咐他们收拾行李,怕人阻拦他们,就说“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表现了鲁达做事情负责、细心的特点;语段三中,悟空被唐僧赶走,临走前还嘱咐沙僧要注意的事项,说明他做事负责、细心。所以三位人物身上还有做事负责、细心的共同点。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15. 下面是某同学读书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其中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人物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在朱赫来的成长过程中,保尔经常帮他排忧解难,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B. 阅读联想:《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位民族志士,他想办法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其行为颇有中国古代的侠士之风。
C. 归因探究:《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经过三起三落,从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他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自己的不坚强,不觉醒造成的。
D. 匠心感悟:《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文题由凡人俗称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名称组成,产生了奇妙幽默的意味,较好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E. 特色鉴赏:《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现实与浪漫相交织,但就反映真实生活而言,它称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BDE.正确;A.有误。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朱赫来便会及时地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排忧解难;C.有误。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故选:AC。

(四)
阅读陈志宏的《界外功夫》,完成下面小题。
①习画多年,成一代画匠,也许并非难事,要做一代画师,却实非易事。匠者学技,师者求艺。
②技在笔锋墨彩里藏,如林中阳光、草尖露水,只要花足够多的时间,遍地皆可寻见。艺在广阔天地间、万事万物里,像轻拂而过的凉风,可感可触,却难觅芳踪。艺立于技的基础之上,却自有其独特的生态。
③求艺,仅凭业内功夫还不够。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中说:“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慕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短短数行,切中要害,值得细品。
④画花画猫非难事,画出花与猫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独特神韵,却不是光在画界下苦功夫所能达成的。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在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得艺上身。
⑤苏轼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僧维真画人像,道理也一样。僧维真画曾鲁公,起初不得要领,画的人像怎么看都没感觉。然而,只在画中人额上添上三道皱纹,作抬头仰视状,便极为相似。若是找不到“眉后三纹”,再怎么使劲,都难绘出曾鲁公的神韵。捕获到这“三纹”,不是画技,而是观察之功。
⑥画龙,点其睛,龙就活过来了;画人,捉其神,人就跃然纸上。人的神韵在何处?画谱里找不着,古画里也寻不见,一切皆在画界之外。
⑦真正的画师,成竹在心,不会老惦记画谱,拘泥于画法。只有画匠在画技上斤斤计较,原地打转,转不出大气场和大格局。
⑧诗家有云:功夫在诗外。画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不是这样呢?
⑨界内学技,成一匠之功,依法依规,有理有据,但终难成趣;只有在广阔的界外,摸爬滚打,下足功夫,方能攀登艺之高峰。
⑩何为界外?眼光、气度、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诸如此类,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艺人朝着光明而去。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披哆:张开。
16. 下列关于“界外功夫”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指画谱画法之外的各种功夫。
B. 是指绘画技术之外的观察功夫。
C. 是指各行各业立于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D. 是指画师所具备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17. 作者既然说第⑤段中故事与第③段中的故事“道理也一样”,为什么还要再写呢?
18. 结合下面一段文字,说说你对文中“技”和“艺”关系的理解。
法布尔被默忒林克赞为“昆虫的荷马”,其所著《昆虫记》被作家雨果称为“昆虫的史诗”。这些赞誉首先源于法布尔科学娴熟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方法,以及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当然,不仅仅如此,还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与赞美等因素的加持,这些都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了灵魂和生气。
【分析】文章首先提出了论题“匠者学技,师者求艺”,然后以画猫、画人为例,论述了“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在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得艺上身”的观点,接着用各行各业立于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来对“界外功夫”进行了理解。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画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不是这样呢”“何为界外?眼光、气度、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诸如此类,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艺人朝着光明而去”可知“界外功夫”应该是指各行各业立于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故选:C。(2)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第③段以画猫为例论述了“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在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得艺上身”的道理。第⑤段又补充了僧维真画曾鲁公的例子,也是论述了“捕获到这‘三纹’,不是画技,而是观察之功”,虽然二者论述的道理一样,但是一个画猫,一个是画人,事例更加充分,有力地论述了中心论点。(3)本题考查文中“技”和“艺”关系的理解。材料中的法布尔所著《昆虫记》被作家雨果称为“昆虫的史诗”。这些赞誉首先源于法布尔科学娴熟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方法,以及他高超的写作技巧。文中的“技”可以理解为法布尔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源于法布尔科学娴熟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方法......他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与赞美等因素的加持,这些都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了灵魂和生气”,文章说“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这个“艺”即可理解为法布尔在运用高潮技法的同时经过观察和实验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的灵魂和生气。答案:(1)C(2)二者论述的道理虽然一样,但是一个画猫,一个是画人,事例更加充分,有力地论述了中心论点。(3)文中的“技”可以理解为法布尔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此艺非技,须在界之外求得,“艺”可理解为法布尔在运用高超技艺的同时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的灵魂和生气。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