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内蒙古通辽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7-21 22:56
六、记叙文阅读(完成16—19小题,共11分)
悬在空中的”疤痕”
    ①早晨走到阳台,惊讶地发现,阳台上的一块钢化玻璃,竟然碎裂了,像一大朵裂开的花瓣一样。幸亏是夹层的,碎裂的玻璃,才没有“哗啦啦”坠落一地。细瞅,在玻璃的右下角,找到了一个着力点,原来是被人用石块砸的。竟然是被人为砸碎的!一股怒火,腾空而起。
    ②谁会砸我们家阳台玻璃?为什么砸?突然,“汪,汪汪”,我养的小狗花花莫名地狂吠起来。恍然明白,也许是花花在阳台上狂吠,从楼下散步或路过的人听了心烦,顺手从地上拣了一个石块,砸了过来,将玻璃砸碎了。
    ③阳台上一排整齐的蓝玻璃,因了这块碎玻璃而有了伤痕,很不协调。找来维修工,师傅说这种弧形的钢化玻璃很难配,需要从外地调货,很费周折。没办法,那块碎裂的钢化玻璃,就一直悬在那儿。它就像一道疤痕一样,每次看到它,我的心都会隐隐地作痛,又气愤,又无奈。不过,每次花花无故吠叫时,我就会立即制止。倒不是怕别人再砸了玻璃,而是意识 到,它的吠声惊扰了别人。这是那块碎玻璃,无声地提醒着我。
    ④慢慢地,我适应了阳台上那块碎玻璃,有时候,我甚至觉得,穿过那块碎玻璃的裂纹看出去,有一种别样的美。我差不多已经忘记了阳台上那块被人砸碎的玻璃了。
    ⑤“咚,咚咚”,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个高大粗犷的男人,陌生,但似乎又在哪儿见过。他自我介绍,他也住这个小区,某幢某号。难怪有些面熟,原来是一个小区的。
    ⑥问他何事。他瞄了一眼阳台,说:“你家阳台那块玻璃,是我砸的。”我一时错愕,没恍过神来。他又重复了一句,你家阳台那块玻璃,是我砸碎的。终于明白过来了。但我又有点糊涂,这事都过去好久了,连我都差不多已经忘记这茬了,他怎么会突然自己找上门来“认罪”?
    ⑦他砸玻璃的原因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自顾自地说着:“那天我心情不好,散步经过你家,听到狗叫声非常烦躁,就砸了你家的玻璃。第二天散步时,我才发现,你家阳台上的一块玻璃碎了,从楼下看上去,那块碎玻璃的裂纹,特别刺眼。”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也想过,来向你们解释一下,道个歉,赔偿你们,但又想想,反正当时也没人看到,我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呢。”说到这里他又很不自然的笑了一下,咽了口唾液,继续说:“我以为你们会很快将碎玻璃更换掉的,每天早晚散步时,路过你家楼下,我都忍不住抬头看看,没想到,一天又一天,那块碎玻璃一直没换。我都不敢抬头,不敢从你家楼下经过了。”说到这儿,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你不知道,那块碎玻璃,就像一个伤疤一样,一直悬在那儿,刺伤我,折磨我。我内心一直没有平静过,安宁过。我今天来,就是想向你们道个歉,我愿噫做出赔偿,同时,请你尽快将那块碎玻璃换掉。”说完,他丢下几张百元钞票,转身走了。
    ⑧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结局。那块被砸碎的玻璃,甚至已经激不起我丝毫的怨气和愤怒,我差不多已经将它彻底淡忘了,有个人,却一直为此不安。
    ⑨我拨通了维修师傅的电话,请他想办法,无论如何将那块碎玻璃立即更换掉,让疤痕消失。
(作者:孙道荣,有删改)
16.围绕着“一块碎玻璃”,“我”经历了   、   、   的态度变化过程。(3分)
17.试概括文中“他”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分)
   
18.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19.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怎样才能“让疤痕消失”?(3分)
   
七、议论文阅读(完成20—23小题,共10分)
    ①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读着玩的,读得顺就读下去,读不顺干脆就睡着了也无所谓。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一种享受。日积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领悟人生的意义。但是,除非是天赋特别好的个别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是不可能这样轻松地达到目的的。
    ②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采取另一种姿势,就是要坐着读。古人讲的“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心境、态度。那就是求知的态度,通常我们说求学问,为什么要说“求”呢,那是意味着追求。要追求就得认真、严肃,注意力非常集中。和躺着相比,这里有强制自己心无旁骛的意味。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读书方法。
    ③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对于书中的每一句乃至每一个字,都一丝不苟反复钻研,甚至背诵。
上下左右联系,前后贯通思考,力求全面、准确掌握。正襟危坐的姿势表现出一种精神,那就是钻研,不满足停留在表面上。一般说文字的表面是很完整的,甚至给你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如果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坐着读的关键是开放心灵,让它像海绵一样吸收书中全盘的精义。古人说的虚怀若谷,大致可以形容这种心灵状态。
    ④这种读书的方法虽然很好,但还不是最好。因为坐着钻研,全盘吸收,就意味着你承认所读的书本是绝对正确的,不包括任何错误的。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你的思路是被动的。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和人生,而这主要靠你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书本只是一种向导和坐标。因而你要主动地用你自己的体验和智慧去检验它,这时候,你就用不着虚怀若谷了。
    ⑤这时,你得改变一下读书的姿势,你得站起来,也就是用俯视的姿态,把书上的东西用实际情况去检验,去分析,用你自己的头脑去批判。当你发现书中所说哪怕是有一点与实际不符时,就意味着你的认识有了提高,你已经发现了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你已经比书本的作者稍稍高明了一点。
    ⑥以读《荷塘月色》为例。粗粗地读,可以躺着,觉得朱自清的语言极美。如果进一步钻研,就不能躺着,得坐起来, 仔细玩味全文。反复读几遍,你就会觉得并不是每一句、每一段都同样的好,而是有些段较好,有些段就不那么好。如文章快结束时,有没有必要引用梁元帝《采莲赋》中那么长一段质量并不见佳的赋体骈文呢?当然最好的是那把荷叶和荷花的香气用声音来形容的句子了,淡淡的香味像远处高楼上缥缈的歌声似的。还有在月光下,将光和影的效果用小提琴的名曲来形容的句子。至于一个人在月光下,“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享受那“独处的妙处”,是不是也同样的好呢?
    ⑦这时,光是坐着,就不够了。你得站起来。余光中说这一段把话说得这么白,是败笔!你同不同意呢?我是不同意的。我觉得整篇文章就这一段最深刻、最漂亮。在当时的散文中还没有一个作家把孤独写成是一种自由,一种白天里群居时不可能有的自由。经过仔细的思考以后,你坚定地相信余光中不一定对,这比起慑于余先生的权威而轻易同意他的意见,要强得多了。
⑧这时,你就站起来了。
(作者:孙绍振,有删改)
20.请为本文加个标题。(2分)
   
21.第⑥—⑦段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22.第三种读书方法显然是最好,作者为什么又用大段文字来论证前两种读书方法?(2分)
    
23.你常用哪种“姿势”读书?说说你的感受。(3分)(要求不超过50个字)
   
八、作文(50分)
24.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指定文体作文。
    ②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作文(一):“香”,是一个给我们带来丰富体验的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花香草香,茶香饭香,书香墨香……,每一种有形无形的“香”的背后都有 一段又一段的故事。打开我们的记忆,搜寻那些印象深刻,令我们动心动情的与“香”有关的事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香”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线索明晰;有生动细致的描写;结构完整。
       作文(二):  年轻人创业艰难,前途茫然,向大师求助。大师拿来一块金子和一包烂泥,让年轻人选一个。年轻人选择了金子。大师摇摇头,说:“年轻人,你是一粒种子,什么才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呢?”年轻人恍然大悟。
       请以“选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结构完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