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10.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答案: (1)运用典故或借典故抒情言志. (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11.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行拂乱其所为 拂: 拂:违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拂:通“弼”,辅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管夷吾举于士 于: 于:从 ②曾益其所不能 其: 其:他 (3)用现代汉语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 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答案: (1)①拂:违背 ②拂:通“弼”,辅佐 (2)①于:从;②其:他 (3)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4)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再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12.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3)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4)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①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5)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然界的物候现象.文章第①~③段,以四季的自然现象解释什么是“物候”;④~⑤段,介绍物候观测的工具及主要作用;⑥~⑦,指出物候研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及意义.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①句中的“沉睡”和“苏醒”都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来生动展现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②句中的“次第”指一个接一个,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花儿按顺序地开放;“翩然”则形象地写出了小燕子动作的轻快.作者以这些词语来突出春天的美丽.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但不表示是全部,如果删去,则表示古代流传下来的所有农谚都与物侯知识有关,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代词指代的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 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那”是代指下文内容.结合前文内容来理解,指的是前一句所说的,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①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表明运用的是举例子.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实例,来具体准确地说明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 ②句,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的复杂与灵敏. (5)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文章第六段,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来说明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可见使用的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答案: (1)①“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②“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儿开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翩然”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 (2 )“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侯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 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3)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意义. (4)①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 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②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5)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