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 [俄]康斯坦丁•梅利罕 这列火车不偏不倚地停在了隧道里。糟糕的是,它的第一节车厢已开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却还没有进去。出乎意料地停车让许多乘客心中颇为不爽,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中的一位乘客不以为然,他甚至有点暗暗庆幸。因为离这条隧道不远,正好住着他的父亲。每次出差旅行,他都要通过这条隧道,可是和父亲却已是多年没有见面了。这里从来没有为火车设置停靠站。他想,借这次意外的机会,说不定能和父亲见上一面。这位乘客从车窗探出身子,叫住一位正沿着铁路闲逛的列车员:“您好,请问出什么事了?” “唉,隧道出口的铁轨坏了。” “啊,那我们需要在这里等多长时间?” “起码得4个钟头吧。”列车员说完,返身朝隧道的另一头走去。 这位乘客心中立刻有了底,他张望了一下周围,发现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对面,正好有一个电话亭。这位乘客便下了火车,给父亲打电话。可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他的父亲正在工地值班。于是,他又往工地打过去。 “是儿子吗?”不知为什么,父亲立刻听出了他的声音。 “是我,老爸!铁轨出了故障,我有整整4个小时会待在这里。” “啊,太可惜啦!”父亲失望地说,“我干完这点儿活正好要4个小时。” “你不能请假提前走一会儿吗?” “不行,”父亲回答,“这是个急活儿。让我想想办法……” 乘客挂上电话,点上一根烟,开始焦急地等待。 这时,那个列车员正好从隧道里返回来:“过两个钟头我们就能走啦!”他向乘客宣布。 “什么?过两个钟头?”乘客惊叫一声:“您刚才不是说,要4个小时吗?”“那个修理工刚才以为修好铁轨起码要4个钟头,可现在他又说,两个钟头就能搞定。”列车员解释道。 乘客忙奔向电话机,匆匆地按下号码:“老爸!你知道吗?我不能等4个小时,只能等两个小时!” “真糟糕!”父亲有些气恼,但马上又说:“哦,没关系,我再加把劲儿,说不定一个钟头就能把活儿干完。” 乘客挂上了话筒。这时,那个列车员吹着口哨从隧道里走了出来:“我们今天真走运,碰上这么一个好修理工!一个钟头,他说,一个钟头就能搞定。” 这位乘客忙又奔向电话:“爸!对不起!不是两个小时了,而是一个小时!” “怎么这么倒霉!”父亲很生气,“好吧,那我就用半个钟头,我不会再往后拖了。” 乘客挂上了话筒,把烟头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灭。这时,那个列车员又从隧道里返回来:“哈哈,简直是笑话!那些活儿,修理工说半个钟头就能搞定了。” “他这不是在耍弄着我们玩吗?”乘客叫喊着又奔向了电话:“爸,10分钟内你能把活儿干完吗?” “没问题,能干完,孩子!我就是累散了架、累蹬了腿,也要尽快把活儿干完!” 乘客挂上电话,抬起手腕看着手表。这时,那个列车员手中摆弄着一根小树枝儿,嘴里哼着小调,从隧道里钻了出来:“嘿,这个修理工真会瞎扯,嘴里喊着‘这么多活儿,这么多活儿!’可现在他又说,10分钟就能干完。” “真是浑蛋!”乘客心中暗骂,又抓起话筒:“爸,听见了吗?我们已经来不及了。开始,那个浑蛋答应要停4个小时,可现在他又说,只能停10分钟。” “不错,他确实是个浑蛋。”父亲说,“但不要失望,孩子,我马上就完事儿!” 突然,隧道里传出那个列车员洪亮的喊叫声:“请大家赶快上车!” “再见了,老爸!”乘客向话筒最后叫了一声,“他们没能让我们见上一面!” “等一等,孩子!”父亲气喘吁吁,声音嘶哑地喊着,“我已经没事儿啦!你别挂电话!” 然而,这位乘客已经跳进了车厢。列车徐徐开动。 在火车驶出隧道的一刹那,这位乘客看到了出口外的一座巡道工的小房,在它小小的窗口后面,站着一个老人。他一边用帽子擦拭着满脸的汗水,一边高兴地冲着话筒大声喊着:“我终于脱身了,孩子!我完事儿啦!” 然而,车轮与铁轨撞击的轰鸣声淹没了他的声音……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略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写火车因轨道出故障而恰巧停在隧道里,点明故事发生的缘起和人物活动的背景,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故事主要围绕列车停车时间的四次变化来展开情节,看似单调,实则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极具戏剧性和可读性。 c.作品主人公是身为铁路工人的父亲,而乘客则在小说中只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他想借机看望父亲却与父亲擦肩而过。 D.对列车员的语言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父亲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技术,为揭示父亲真实身份埋下了伏笔。 E.小说运用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情绪变化,突出了“爱子情深”的主题。 8.小说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要赏析结尾的艺术效果。(4分) 9.如果把小说标题“隧道”改为“重逢”,你认为哪个更合适?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7、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