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25 20:30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叶嘉莹与古典诗词结缘,始于幼年家学。然而,不论是启蒙她的伯父,还是后来的恩师,甚至就连她自己都不会想到,在未来的生命中,古典诗词不仅仅是她的爱好、谋生工具。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在和诗词谈一辈子恋爱。我的生活并不顺利,我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她,在报考大学时却费了一番思量。当时北平已经沦陷,公立大学悉数落入日军之手,但由于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一批具有西方背景的教会大学得以幸免。叶嘉莹在“出于实用考虑”的北京大学医学系和“出于兴趣爱好”的辅仁大学国文系间犹豫许久。最终,她选择了辅仁大学。这不仅仅是出于爱好,叶嘉莹回忆说:“辅仁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不受日军和敌伪控制,一批不肯在敌伪学校任教的、有风骨的教师都在辅仁大学任教,这对我自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与一般老师只讲书本上的知识不同,顾随讲课时旁征博引,“一片神行”。他重在感发而不拘泥于死板的解释说明,有时候一个小时内,甚至一句诗都不讲,却已将诗歌中最具启迪性的妙义讲给大家。叶嘉莹听课时常常极力心追手写,生怕遗漏了老师学问之精要。1986年,经她不遗余力、多方奔走后,由她整理编写的40余万字的《顾随文集》出版,叶嘉莹以这样的方式回报师恩。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叶嘉莹开始写诗词评析的论著。她的第一篇论文选择了王国维的诗词。也许正因为王国维的作品也写得极为悲戚,才让她在后来的岁月中“以此为友”。1976年春天,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因为车祸双双遇难,后事操持完毕后,她把自己关在家中很久,避免接触一切友人,她的“心”只有王国维能懂。
  此后几十年间,她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家。她提出词学中有“弱德之美”,这种观点认为,凡被词评家们所称述为“低徊要眇”、“沉郁顿挫”、“幽约怨悱”的好词,其美感之品质都饱含着“弱德”。这种美感,是“在强大的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一种属于隐曲之姿态的美”。其为形虽“弱”,却蕴有坚强的“德”之操守。很多人认为,这一理论用来描述她本人也十分恰当。
  而她诗词人生中的艺术魅力,也正是在她个人生命和诗词的交相互动中形成的。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她渴望回“家”,因为这不仅是生她养她的家乡,更是她所挚爱的中华诗词灵魂之所。她坚信,中国诗词只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开出最美的花。
  1979年,随着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午,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体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没有人要求她这么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旅费都是自付,除了长时间聘请她任课的一两所学校曾付给过她讲课期间的生活费外,其余多年来在各地的讲学或讲座大都是没有报酬的,完全是义务劳动。
仿佛时光回到80多年前,在察院胡同的四合院里,叶嘉莹读到《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什么是“道”?它为何有这般的魔力?年幼的她不懂,却感到极大的震撼。
如今,她早已找到答案。
(选自高毅哲《叶嘉莹:家国往事,诗词人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