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动物学家抓了两只蝴蝶,想做成标本。由于临时有急事,就暂时把它们关在瓶子里。 第二天早上,动物学家拿起瓶子一看,一只已经死了,另一只则静静地伏在那儿,一动不动。当他打开瓶盖时,“呼”的一声,那只静止的蝴蝶忽然飞了出去,逃之夭夭。 经过仔细分析,动物学家得出一个结论:面对同样的处境,两只蝴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那只死了的蝴蝶是由于乱冲乱撞,终于耗完精力,一命呜呼。而那只最后活着逃走的蝴蝶则完全不同。 如果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做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人生以很大启示。请联系自身实际与发展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寓言类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材料主要涉及的对象为“两只蝴蝶”,而其面对同样的处境所采取的不同做法就是文章的写作方向。从那只死了的蝴蝶的角度看,它“乱冲乱撞,终于耗完精力,一命呜呼”,它的错误在于面对困境不是冷静分析问题,想办法,而是盲目乱撞,只凭感性做事。从活着逃走的蝴蝶的角度看,它“静静地伏在那儿,一动不动”,最后飞了出去。“不动”是在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来临。面对同样的困境,它能够保持冷静,理性认清形势,不盲目耗费体力;它善于观察环境,在瓶口打开的那一刻抓住机会逃生。 试题要求写作一篇议论文,综合上述两只蝴蝶的行为,可以得出写作角度:在陷入困境时,要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可乱冲乱撞;要保持理性,冷静观察环境,运用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针对不同情况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等等。最后注意要谈出“启示”,在写作时,论证要有理有据,思维要拓展,可以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来谈,会更显力度、格局、高度。 参考立意: 1.陷入困境要理性。 2.笑纳困境期。 3.破解人生困境,需要智慧力量。 4.审时度势,破解困境。 例文: 蓄势万年,一鸣惊人 挣扎的蝴蝶死了,它是被恐惧、浮躁杀死的。静伏的蝴蝶得以脱逃,其根本原因在于镇定,耐心,加以恰当的时机,铸就了一只蓄势待发的蝴蝶,最终在打开瓶盖时,迅雷不及掩耳般脱逃。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不得意时的蓄势,终会在合适的时机凌云九霄,一鸣惊人。 “不动如山,动如脱兔。”镇定是蓄势的前提。大敌当前,镇定常常是取胜的关键。红军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毛主席十分镇定,运筹帷幄,四渡赤水河,用令人难以揣测的方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可见毛主席面对九死一生的背水之战,仍能做到十分镇定,最终促成了长征的胜利。我们在考试中亦如此。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硬骨头,能否镇定地放过它,先做后面的题,这有时候也决定了我们最后考试的成败。其实学到最后,考试往往是在检测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度。大军当前,谁能做到“静观其变”,面对无论什么花哨的套路都“岿然不动”,那么,谁就能成为登峰造极的胜利者。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耐心是蓄势的关键。居里夫人经过无数次的提炼才发现了镭;舞台上的“北京八分钟”背后,是无数人日复一日的坚持。而这一漫长的过程,最需要的便是锲而不舍的耐心。 如果你捕捉到一只麻雀,把它放到笼子里,它会无休止地横冲直撞,并不会耐心地等待你打开牢笼的时机,甚至你喂它食物也赌气不吃,最终竟因此了却生命。而当猫抓老鼠时,它总会耐心地等待,直到找到恰当的角度后,猛地扑去,很少失手,一气呵成。因此,很少会上演“猫鼠大战”。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能否胜利,取决于为成功付出了多少,而付出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耐心的加持。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好的时机决定了蓄势是否“事半功倍”。当今社会,多少人慨叹生不逢时,多少企业家因势态改变而一生辛苦随之东流?可以看出,好的时机是很重要的。《人民公敌》中的斯多克芒大夫激情的雄辩为何没能说服大众,反倒被扣上人民公敌的帽子?反观新文化运动中的南陈北李,为什么他们的宣传能获得群众的支持?时机很重要啊!好的时机使言语重于千金珠玉,美妙于黼黻文章,悦耳于钟鼓琴瑟,而没选好时的雄辩也只能被贬为“巧舌如簧,颜之厚矣。”“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诗仙尚不能逆势,我们又为何不顺势而为呢? 镇定思考,耐心钻研,此为蓄势。加以时机,必无懈可击。我们生逢其时,只需加以蓄力,必可在有为的年代有为,一鸣惊人,声震人间,点燃闪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