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高考结束后,“状元笔记”“学霸手写笔记”在网络平台上成为一种热卖商品。从售后评价看,不少人觉得“物有所值”,也有人评论“书中多处错误,不是很实用”。 对于以上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 【立意提示】 (1)从“状元笔记”本身的角度:一是“学霸笔记”有务实的一面。“学霸笔记”是每个高分考生的思路、方法、技巧,相比一般教辅材料更接地气。透过条理清晰、工整端正的“状元笔记”,我们可以窥知学霸们平时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的,而这正是其成功之道。换言之,“状元笔记”其实就是“模范作业本”,确实值得借鉴。二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供精神激励的正能量。在货真价实的“学霸笔记”面前,学弟学妹们自然会深受触动,心悦诚服。 (2)从商家角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精明的商家正是瞅准了“状元笔记”所蕴含的商机,才闻风而动,借机炒作。对于这样的炒作,与其棒喝,不如善加引导。对于“状元笔记”,只要还以本来面目,取舍与否,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固然是个性化之事,但博采众长,从“前辈”身上获取经验教训,亦不失为捷径。 新闻观点 “状元笔记”“学霸笔记”网络热卖(节选) 高考结束后,网络平台上,“状元笔记”、“学霸手写笔记”正成为一种热卖商品。不过,所谓“状元”的笔记一定适合自己吗? “学霸手写笔记”多是复印件 别人的笔记不一定适合自己 网店卖家承诺的“状元手写笔记”、“高分考生手写笔记”,确实出自“状元”之手吗? 据华商报记者观察,“手写笔记”就如同知名作家的手稿一样珍贵少见,网上售卖的多是装订成册的打印件或复印件,几乎没有一本是真正的手写笔记。 高考考生怎样看待这些被热卖的笔记?6月14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一位西安某中学今年高考的考生刘逸林(化名)。她说:“卖笔记的同学可能是想造福学弟学妹,而买者则是为了方便查阅知识点节省精力。最好还是自己花时间去记去整理笔记,学长的笔记可能更有他的侧重点,对自己的帮助也许并不大。”不过,刘逸林认为,“状元笔记”可以在学习态度上给学弟学妹做激励。 “作为老师,我反对这种热卖笔记的做法。“西安一所高中的王老师表示,首先,学生笔记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总结,目的在于即时掌握、反思所学知识,对个人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网上对“状元”笔记的热卖也反映出学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这恰恰成为商家的商机。王老师提醒,静心反思,所谓“状元”的笔记一定适合自己吗?希望学生们能理性看待。 “如果这个热销只能说明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需要提高。别人的笔记是别人的心得,未必适合每个同学。”西安南郊一所高校的崔老师对此表示不认可。他告诉华商报记者,现在西安有的大学生也有类似的问题,在复印店里去找往年学生的笔记,自己却不怎么看书,结果成绩越来越差。 买卖笔记可视作共享经济 但学习方法很难模仿 在网络卖家发布的“学霸笔记”图片中,确实能看到不少是手写体,但不少卖家的商品介绍如出一辙,例如:卖家都有一个学霸学姐,学姐目前在名牌大学就读等。尽管笔记的真伪不好判断,但不可否认,由于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原因,名校高分考生的笔记自然得到一些学生的关注与热捧。华商报记者看到,光是百度文库推出的“2016年高考状元的手写笔记分享”,就有累计近58万人查看、10万人下载。 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毕超对华商报记者分析,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高考自然是焦点,商家也正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需求,有的还推出高考专用笔、高考专用笔袋等商品。“手写笔记”可能有真有假,如果有真的,商家也很容易复制,因为批量印刷成本很低,可以迅速成为一种产业;但也有可能是拼凑起来的,对学生会起到误导作用。毕超提醒,买卖高考笔记的商业模式很容易复制,但“学霸”的学习方法很难模仿。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主任曹磊对华商报记者表示,这个现象可以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学霸笔记”可能是高分考生的思路、方法、技巧,相比一般的教辅材料更鲜活生动、更接地气,从这点来讲把笔记开展商业化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同时也可视为是“共享经济”在生活中一种很好的应用;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都有自己的特性,笔记只能是一种参考和借鉴,考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能完全“押宝”寄希望于“学霸笔记”。 (华商报记者 王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