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3篇)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27 20:26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哈佛大学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他讲课非常认真,当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向大家告别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他已经离开教室很远,学生还在鼓掌——为他的学术精神而鼓掌。有在场的中国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让罗尔斯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现在《正义论》成了经典,全球研究它的专门论著有五千余部。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赞美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首先,从罗尔斯教授的角度理解: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现在《正义论》这本书成了经典”,而且“他讲课非常认真”。我们可以选取“严谨治学”“人生价值追求”“坚守学术精神与学术浮躁”“专注学问、淡泊名利”“人格魅力”“学术态度”“榜样力量”“真正的经典”等话题进行写作。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当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向大家告别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这是被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打动的表现,更是对罗尔斯教授的尊重。我们可以选取“尊重”“价值取向”“表达尊重的方式”等话题进行写作。
最后,从中国学生的角度理解:“有在场的中国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让罗尔斯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外国学生由衷地敬佩罗尔斯教授的精神,要将自己的尊重和赞美表达得最为热烈;而中国学生似乎不能理解这“遥远的掌声”,也许他们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鼓掌,只是“盲从”,更显示了与外国学生的差距。我们可以选取“距离”等话题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题,倡导多元解读与多角度立意,这是一则叙事性材料,可以从材料中不同人物的角度切入,进行多角度思考。写作时要注意,议论文的观点要来源于材料;文体要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议论性的文字比例不得低于二分之一)。
【佳作展示Ⅰ】
■比喻论证,亦庄亦谐
“面包”与“包子”的学问
朱慧慧
面包膨松,外表美观而内无馅;包子结实,外表普通而馅料丰富。二者区别之一在于使用了多少酵母,区别之二在于有无馅料及馅料的材质。这就好比“无良学者”和“有良学者”取得的学术成果的区别,一个“虚胖浮肿”,一个“厚实筋道”。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复旦大学105周年校庆前夕,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的问题时,提出“中国高校‘精神虚脱’”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学术界的现状——中国不出大师是因为缺少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学者们坐不住冷板凳,开始一味地追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便评上职称甚至谋得一官半职;高校耐不住寂寞了,开始在各项指标上做表面文章,“争创一流”以便到处找钱。中国教育界及文化界普遍的“精神虚脱”状态,令人担忧,世人眼中一直以来最不易腐朽、堕落的教育界和文化界沉沦了。而一旦这两块净土完全被污染,那我们就彻底成了“腐败,从娃娃抓起”。
反观西方社会,教育界和文化界似乎要神圣得多。特别是在德国,教授们一生以学术为信仰,严谨治学,所以社会地位极高。这样的学术精神及学术传统大概可以追溯到康德那个时代。康德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定时从学术研究中解脱出来去散步,当地人将他当成一只精准的钟表。而唯一的一次不准时,是因为他看卢梭的《爱弥儿》太入神了,以至于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像康德这样以学术为生命的人,在德国还有很多。再比如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15年潜心琢磨《正义论》,其“坐功”着实了得!
然而,我们的教授难道只是因为“坐功”不如人才坐不住的吗?其实,他们坐不住的根源在于“浮躁”,在于“精神虚脱”,所以,他们才无限制地“撒酵母”,抄袭、拼凑,让自己的学术成果虚假地膨胀。他们做馅的技术太差,又不潜心向学,终将自己推入学术上无德、人格上无良的境地。选择研究一门学问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然要爱这门学问、敬重这门学问,而撰写或出版与这门学问相关的论文、书籍就应该是严谨的、科学的,而绝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出名和赚钱的工具。出版论著比翻黄历的速度还要快,这不是一种繁荣,而是一种危机。
我以为,要摆脱“精神虚脱”的状态,蒸出“皮薄馅大”的包子,除了安于平淡、“术业有专攻”之外,还应该继承中国近现代学者的风范。譬如西南联大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汇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的学风。他们,一有深厚的学问和教书育人的热情;二有自己的治学理念,最有名的当然是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三是肯吃苦,西南联大条件艰苦,粗衣敝食,炮火连天,可是,他们仍坚持研究并乐此不疲。当代的学者,在开口说教之前,恐怕还要先上一门思想品德修养课,学学先辈大师是如何做学问的,学学怎么少用“酵母”而蒸出好吃又耐看的“包子”。
学术成果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加速器,一定要有过硬的质量。光吃“面包”,会让整个社会营养不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而包子虽皮薄,但馅料饱含精华,味美且营养全面。希望专家学者、大学教授能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们的社会补充营养,而不是总想着从社会中捞取金钱和名利。
【点评】
本文将比喻论证运用到了极致,作者分别用“面包”和“包子”比喻“无良学者”和“有良学者”的学术成果,形象地指出两者各自的特点:一个“虚胖浮肿”,一个“厚实筋道”。接着,以东西方的学者作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做学问要扎实、要严谨。在此基础上,作者依次解决了两个问题:学者们为什么坐不住冷板凳?怎样才能“蒸出‘皮薄馅大’的包子”?文章思路清晰,一气呵成,读来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