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 日前,广东珠海金湾一小因拟禁止学生带零食、玩具、零花钱到学校引发热议。有家长和老师支持,也有人反对,并质疑已接到的短信通知中包含“不定期检查孩子书包”的做法涉嫌侵犯学生隐私。对此,校方相关负责人回应,经召开家委会征集意见,家长代表都同意禁止学生带零食等到学校,但也有个别家长代表对强制检查有异议,所以学校将通过家长自查等更柔性的方式来执行。(11月22日《南方都市报》) 对于学校外的一些商铺、快餐店、玩具店,许多人并没有好感,因为时常有曝光称,这些店里面的产品,不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食品没有相关许可证,还是玩具没有合格证,都会危及孩子的健康。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广东珠海一小学“积极作为”,出台规定拟禁止学生带零食、玩具、零花钱到学校,虽然尚未进入强制阶段,但也引发不少争议。 看起来,这样的规定有些霸道,但不少家长却给予了支持与点zan。在这些人看来,这样的禁带,可以更好地呵护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发育等来说,都是好事。对于一些家长这样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但理解并不等于zan同,更不等于认可。 必须看到,当前珠海一小学“禁止学生带零食、玩具、零花钱到学校”的规定,有着不少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学校检查的方式,是搜查学生的书包,这有侵犯小学生隐私权的嫌疑,而且,还把孩子预设成“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戕害了他们的自尊;另一方面,学校一刀切地禁带,也有“懒政”的嫌疑。更甚的是,这样的做法,并非治本之策,毕竟,孩子们一般都有逆反心理,越要禁止的,他们越要去尝试,一离开学校,所有的禁止都没用了,甚至还可能会反弹。 不可否认,孩子用零花钱买三无产品、垃圾食品等,的确有危害。而学校作为监管方,的确应该作为,但作为不等于乱作为。保护孩子是必须的,但如何更好地,更治本地保护,则是值得思考的。如今学校的“禁带”,看起来有种斩草除根的感觉,但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因为其并没有让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财富观、健康观,只是人为地让他们远离这些东西,显然不是最优选择。 因而,就学校来说,对孩子们的零花钱、零食、玩具等与其一刀切地禁带,不如加强教育与疏导。毕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健康观等观念,理应从小抓起,学校不应该放弃这样的好机会。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校外三无产品,不合格食品的监管。唯此,学校才能更加放心地进行消费观、理财观、健康观等方面的教育。而这,才是最优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