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7-08 09:46
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们所说的“常识”首先是指知识性的常识。知识性的常识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判断力,或是众人接受、无须解释或论证的意见观念,这种“直觉常识”有的真实,有的不真实。知识性常识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同一社会中智力正常的普通人应该有或会有的知识,即“普通知识”,如生活常识、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等。
在知识性常识之外还有一种常识,那就是逻辑性常识,它体现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定式。例如,发生在前的为“因”,发生在后的为“果”;一件事情不能既发生过,又没有发生。从来没有学习过形式逻辑的人也有这种逻辑性常识,他们在说理时会建立某种“因为”和“所以”的联系。当然,这种关系是否可靠合理需要检验后才能确定。
说理中的普通知识有些是不可靠的,不能因为是常识就深信不疑。在说理中,对待普通知识与对待专业人士所拥有的专门知识一样,都需要仔细检验其是否可靠。这种检验不是故意抬扛,不是你说是,我就偏说不;当一个人检验对方说理是否真实可靠的时候,也是在搞清楚自己是否有理由怀疑对方。
逻辑性常识同样需要检验。与形式逻辑不同,逻辑性常识依靠的不是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受制于与他人共同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或来自某种文化的先在假设。说理中的逻辑性常识之所以会有谬误,往往与依赖于这种未加检验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有关。
总之,常识是不纯粹的知识,混杂了很多无知与偏见。我们对常识可能存在的谬误和可能受到的扭曲应该保持警觉。
(摘编自徐贲《理由与“常识”和“知识”》)
材料二:
哲学家伽达默尔将常识解释为:同一社会中关于公共事务、社会取向与价值判断的合理共识,是普通人都能理解、掌握和表达的平常知识、基本道理与通俗规则。常识认知简单易懂而晓畅清晰,既能诉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从而实现通情达理的说理艺术。
诉诸常识成为公共说理的主要方式,这与常识的时空特性相关。一方面,常识具有时间持久性,它在较长时间内流传而形成,并在时间流逝中不断消化与吸收新观点、新见识,不断为公众所接受、认可;另一方面,常识亦具有空间共同性,它是特定范围内主体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它未必正确,但一定是在较广范围内为大家都承认的知识和信念。回到常识是一种回溯到日常生活、伦理习俗与道德风尚的实践智慧,它不仅描述了社会生活的日常景象与平常样态,而且指引了应有的价值准则与道德取向。诉诸常识正是基于这一情感共鸣、理性共识与道德共性而得到公共认可与辩护,也才使得公共说理得以可能。
但常识不是灵丹妙药,公共生活与社会认知既有在常识之外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有因对常识的过度诠释与泛滥使用而造成的认知偏差与理解误区。为此,我们应对常识认知的局限与风险保持警醒。
常识认知拘泥于经验主义,存在着常识思维泛滥的风险。在常识的众多来源之中,经验无疑是首要和主要的。但经验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特点影响了经验性认知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公共说理倘若完全诉诸常识认知,就会走向常识思维泛滥的误区,导致一系列低级错误。比如,诉诸多数人意见的“少数服从多数”,如果用错地方,就有可能造成损失甚至严重的后果,有人还会因为“罪不责众”的常识思维而无所畏惧。又比如,诉诸固定模式的静态思维,建立在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守成不变的认知后果之上的常识,可能使人们的认知陷入静态封闭的思维窠白。
常识认知倚重于道德规范,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受到泛道德化批判的影响。道德规范是常识认知的重要依据,经由常识而达成共识的前提在于它符合多数人的道德直觉与道德经验。公共说理所依循的“人之常情”即是来自群体共有的道德情感与集体维护的道德信念。但基于常识认知的道德评价也有可能走向泛道德化批判,具体表现为:将非道德对象道德化,如对偶发个案进行舆论申讨与道德围剿;将底线道德拔高为理想道德,把个人美德提升为道德义务,如强行要求捐款等慈善行为;将道德批判范围盲目扩大,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中对社会生活进行全盘否定甚至虚无化,如社会躺平论、文化虚无论等。
常识认知的根本意义在于其守护了日常生活的直接性与明晰性,捍卫常识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理性尊严。但生活的丰富性、社会的复杂性与实践的多样性,也突显了常识认知的局限性,特别是身处当今这一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分流与世界大变局的历史时刻,更需合理慎思常识认知及其可能的风险。
(摘编自潘斌《合理慎思常识认知及其风险》)
1.下列对于材料一中提及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常识,是由直觉常识、普通知识、知识性常识和逻辑性常识这四类常识组成的。
B.常识可分为知识性常识和逻辑性常识,知识性常识可分为直觉常识与普通知识。
C.直觉常识和普通知识均属于知识性常识,差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获得。
D.专业人士拥有的专门知识和普通知识都属于常识,但其可靠性都需要经过检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意抬杠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讲道理;合理质疑应当建立在检验对方说理是否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B.大家都认为无须论证的意见观念以及人们共有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都有可能混杂了无知与偏见。
C.常识流传时间长,认同范围广,公众认可程度较高;如果不能诉诸常识,公共说理将变得十分困难。
D.常识认知能使复杂生活变得直接而明晰,彰显人类的认知能力与理性尊严,所以我们应当捍卫常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理时合理使用形式逻辑等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仅仅借助逻辑性常识,能减少说理的漏洞和谬误。
B.由于各自思维习惯、心理定式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中国与西方的常识必然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
C.“少数服从多数”的常识认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往往因为它已陷入静态封闭而无法适应时代变化。
D.为老人让座作为社会常识因符合人们的道德直觉与道德经验而成为共识,但不应变成强制性的义务。
4.为何说“理所当然”和“向来如此”的常识有时并不可靠?请结合材料分析。 (4分)
5.下列对常识的认知分别存在什么偏差?可能导致怎样的后果?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观点一:常识代表人类的基本信念,具有直接性、明晰性和普遍性,哲学应以常识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体系。
观点二:常识的重要性仅限于日常生活,根本不符合科学理论的标准;科学和常识一旦发生冲突,常识必须为科学让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毒兔子
[意大利]卡尔维诺
马可瓦多一次次在病床上醒来,感到窗子渗进来的光线与声音仿佛来自遥不可及的世界。如今,外面的世界重新属于他——他病愈了,在诊疗室等医生过来。可是他感受不到喜悦。可能因为外面的雾,让他知道自己将在一片空茫中离开,融入那虚无的湿气里。虽然模糊地觉得自己必须喜欢那里面的某样东西,可是触目所见都让他厌烦而不自在。
就在那个时候,他看见角落里的那只白兔子,有着长而松软的毛,粉红的三角鼻,惊慌失措的红眼睛。它蜷曲的身躯占满狭窄的笼子,笼外有根吃不到的胡萝卜——它该有多么不快乐。他把笼门打开。兔子却停着不动,鼻子轻微抽搐。他拿起胡萝卜递过去,它跟着,就他的手上啃了起来。男人轻抚它的背脊,摸到一把瘦骨头,心想:“我可以把它养得圆滚滚的。”他爱怜地看着它,就像饲养者在和善照顾动物的同时,预见将来烘烤的菜肴。这是一个原本可以填补他的时间及心灵的朋友,可惜现在他得离开了,回到云雾弥漫、再也遇不到兔子的城里。
胡萝卜快吃光了,他抱起兔子,四处寻找可以喂的东西。门外响起医生的脚步声。怎么解释自己抱着这只兔子?他匆忙把它往夹克里一塞……
马可瓦多像幸运的猎人那样,拎着兔子的耳朵进了家门。“爸!爸!”孩子们欢呼着迎上去,“这是我们的礼物吗?”
“回来啦?”从太太的眼光,马可瓦多就知道自己的住院只增添了她的怨恨。马可瓦多说:“好好照看,它可以安心发胖直到圣诞节。”“它是公的还是母的?”小儿子问。
如果是母的就好了,可以生小兔,然后发展畜牧业。马可瓦多的脑里浮现一幅图象:家里湿渍斑斑的墙壁消失无踪,眼前是田野间的一座农庄。
“给它吃什么?我们自己都没得吃。”太太尖酸地说。“这个我来负责。”马可瓦多说。
第二天,马可瓦多从主管办公室的盆栽上各拔下几片叶子,全塞进央克里。接着厚着脸皮向一位女职员讨了一朵花,又对正在削梨的年轻人说:“把皮留给我。”如此,东一片叶子,西一串果皮,再加上花瓣,希望能喂饱小动物。
主管忽然派人来叫他。“他们发现盆栽掉叶子了?”马可瓦多习惯性地感到内疚。房间里还有一名医生和几名警察。医生对他说:“诊疗室的兔子不见了。那只兔子被注射了可怕的病菌,可以传染全城。我断定你还没有吃掉它,否则你已经不在人间了。”公司外等着救护车和警车,大家急忙上车,持续呼啸着警笛往马可瓦多家开去。沿路留下马可瓦多沮丧地从车窗丢出去的一行绿叶、果皮和花瓣。
那天早上马可瓦多的太太不知拿什么下锅,看着兔子自言自语:“薪水都拿去支付医药费了,店铺又不让赊账,还大谈什么畜牧业、什么圣诞节吃烤兔子。”她找出一条长彩带,绑在它的脖子上,让孩子们像牵狗一样,拽着不情不愿、勒得半死的兔子。
“让蒂欧蜜拉太太帮忙杀一下兔子”,妈妈叮咛着,“她可以留一只兔腿!不,还是留兔头好了。”
当马可瓦多家被医生和警察重重包围时,小孩刚刚出了门。所有追缉者又继续他们的狩猎。
“你们疯啦?”看着屋里挤进的陌生人,蒂欧蜜拉太太差点中风。她对兔子毫不知情。
事实上,三个小男孩没在老太太家的门口停留。为了拯救那只兔子,他们打算把它带到安全的地方。他们爬到顶楼的平台,扯断彩带便离开了,只留下自由的小动物和一望无际的倾斜的屋顶。
兔子试着走几步,看看四周,换个方向,便小步轻跳着往屋顶走去。兔子的行踪没有被忽略。有人在窗台摆了盆生菜,有人丢了个梨核,还有人放了胡萝卜块。顶楼的窗户后面正传着低语——“今天炖兔肉”,或者“烩兔肉”“烤兔子”之类。
小动物当然知道,每次人类用食物引诱它,都会发生痛苦的事:把针管插在它身上,或把它塞进夹克里,或用彩带拖着它走……但与记忆带来的痛楚相比,只有此刻的饥饿是可以减轻的。这些不可信赖的人类——除了给它折磨——还能给它——也是它需要的——一种保护,一种家的温暖。它决定把自己交托给人类的游戏,听天由命吧!于是它安心地吃起胡萝卜,即便清楚知道,很快有一只手伸出来把它抓住。然而一切相反,眨眼之间,窗户关了,窗后的人也不见了,整个顶楼了无人迹。
因为此时警车的扩音器正在呼喊:“请注意!请注意!有一只长毛的白兔子失踪了。它有严重传染病!它的肉有毒!触碰也会被传染!看见它马上通知警察!”
恐慌在所有的屋顶上迅速蔓延。每个人都采取防御姿态,一看到兔子从别的屋顶跳到附近,就发出警报。兔子的步子变得犹豫不决,当它发觉自己需要与人类亲近时,这种孤独感对它而言更具威胁性,更难以容忍。
老猎人乌利克装好子弹,在雾中看见一团白影,便迅速开火。一粒弹丸打穿它的耳朵。兔子明白:这是开战宣言,所有跟人类的关系自此一刀两断。
一切在缥缈的雾中结束了。失足的兔子不可遏止地向下方的雾气滑落;还在半空,就被一只戴着手套的手接住。装着兔子的救护车疾驰而去,车上还有马可瓦多,他的太太和三个小孩。他们得留院观察,做一系列的菌苗检验。
(马小漠译,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笼门被打开,彩带被扯断,兔子都没有马上逃走而是保持警惕,表明它在多次担惊受怕之后,对人类的善意并不信任。
B.马可瓦多病愈归来,他的太太非但不高兴,反而流露出怨恨的神情,体现极度贫穷的生活使得正常的人际关系变得扭曲。
C.马可瓦多跟太太“大谈什么畜牧业、什么圣诞节吃烤免子”却不顾家中食物短缺,是一个脱离实际、耽于幻想的人。
D.许多大人想把兔子变成腹中餐,只有那三个小男孩愿意把它当作礼物、给它自由,童心的美好反衬出成人世界的丑恶。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与结尾两次写雾,缥缈、潮湿、笼罩一切的雾气营造出迷茫与压抑的氛围,象征着病态的社会对人们精神的侵蚀。
B.小说有意使马可瓦多与兔子相映照,比如,两者都从医院出来又回到医院去,都对现实的生活不满却又始终无法逃离。
C.兔子的命运发生多次转变,使得小说叙事一波三折,而找回毒兔子的过程一再受阻,以延宕的手法增强小说的可读性。
D.同是引人深思人性“变形”之因,本文与卡夫卡《变形记》写法不同,前者多真实而极少荒诞,后者多荒诞而极少真实。
8.马可瓦多将兔子带回家喂养,表面上是因为难以向医生解释,其实还有多种的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9.小说在后半部分的情节中增加兔子的叙述视角,能带来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