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作为一种文学观念,《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刘勰提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情造文”的“情”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包含了先秦的“志”。 作为对佛道思想的批判和对儒学思想复兴的努力,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反对仅仅将诗歌看作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而是要尽力回溯到儒家“诗言志”的开端。唐代诗歌创作重新回到了“情志一也”,这一点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那里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对前代“情志”的综合,正是唐代文学得以正常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迎来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黄金时代。到了宋代,随着宋明理学兴起,宋代诗歌表现出说理的特征,成为圣贤之道的附庸,慢慢脱离了传统的志与情,中国诗歌的高峰和黄金时代也就此过去了。 (摘编自肖朗《“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言志”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纲领,最早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成为较为普遍的说法。 B.“诗言志”的含义,在先秦时期主要指思想、抱负和志向,汉代开始内涵更加丰富。 C.汉魏之后,诗歌创作从“言志”转变为“缘情”,诗家不再言儒家政教怀抱之“志”。 D.古代诗歌创作中“志”与“情”的关系大致有重志轻情、志情相融、重情轻志及志含情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为纲,论证了“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及其影响。 B.文章引经据典,考据严谨,论证清晰,评析结合,体现了文学评论的特点。 C.对汉代“诗言志”内涵的变化,文章既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 D.文章第三段两次引述刘勰的话,意在强调六朝吋期诗歌创作“重情”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诗言志”与“诗缘情”有机统一起来,是汉唐诗歌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B.诗歌中情感的抒发被抹杀,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之别。 C.唐代诗歌创作重回“情志统一”,是韩愈、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D.由于背离了“诗言志”这一创作理论而偏重说理,宋代诗歌成为了圣贤之道的附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于海宁袁花镇,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消息一出,海宁各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 金庸于1935年从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1992年首次重返家乡时,金庸给学校捐资建图书馆。当地教育部门介绍,金庸生前回乡时曾多次走进海宁校园,自称是学子的“大师兄”,为家乡传递正能量。金庸及其侠义精神,今后将作为海宁中小学名人文化教育传承项目,继续深入校园、课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摘编自蒋亦丰《再见了,大侠校友》) 材料二: 金庸逝世信息传播渠道占比 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逐一亮相信息传播渠道占比 (摘编自李阳《一周(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文旅观察:金庸逝世引发全民追思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密集挂牌成立》) 材料三: 2007年6月,金庸先生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并与北大学子交流。整理笔记素材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只要照着笔记往电脑里敲字就行了,先生的每一句话,落在文字上,根本不需要重新组织语言,语言结构完整同时富有文采。我想,正因为这样的功底,先生才在办报、写小说、做学问上游刃有余。 让我服气的还有金庸先生那天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有理有据,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喜欢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但最喜欢的还是他写的《袁崇焕评传》,而听完他的演讲,我理解了先生的历史观因何而来。后来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先生说他真正喜欢的是做学问,写小说只是玩玩,这让我知道所谓厚积薄发的境界。 我接触金庸先生时,他已年过八十,刚在剑桥大学完成硕士学位。金庸先生说,现在的知识早已远离了靠记忆力的阶段,过去,什么东西不懂到图书馆查几本书就可以明白。现在,做学问的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彼时,是2007年,距今已有11年。而今天,创新正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摘编自王庆环《时时真诚事事谦恭——采访金庸先生二三事》) 材料四: 2001年5月,在雅静的南开明珠园,77岁的金庸先生和90岁数学家陈省身先生重逢了。老友相见格外动情,除了陈先生刚组建的数学研究中心的话题外,谈论的都是金庸的武侠和江湖。交谈中陈省身说,他最喜欢《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我请教陈先生为何最喜欢黄蓉,金庸先生心领神会地笑着说:“我小说里的人物,黄蓉是最懂算数的,是武侠中的数学家。”听到这个解释,陈省身先生纵声大笑起来。陈省身先生解释为何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他认为武侠和数学在最高层面是相通的。数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是关乎心灵与智力的学问,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蕴藏着高度的美感和哲学内涵,这和数学的境界是相通的。温暖的笑声中,两位大师投入和沉浸的表情,加之充满哲学意味的交谈,令人感动和折服。 (摘编自张建星《侠之大者温润如玉——忆金庸大师》) 材料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曾摘取自己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创作了这幅浑然天成的对联。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总结自己的小说体现的人生观,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融入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告诉人们包括自己竭尽全力做自己所当为之事,同时渗透着现代精神。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显,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当今时代的大众文化话语,已成为玄幻、修真、盗墓、穿越。 我们不禁要发问: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武侠文化真的要消亡了吗?武侠文化该怎样发展? (摘编自连锦添《金庸,带着武侠梦远去了》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的去世引发了家乡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而金庸生前也关心家乡发展,为学校捐建图书馆,多次走进校园,为家乡传递正能量。 B.梳理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周的文旅行业热点信息可知,武侠小说家金庸逝世引发了全民讨论,话题热度最高。 C.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对中华文明的深入理解,随意玩玩,就能创作出深受欢迎的作品,把武侠小说推到新高度。 D.金庸在武侠小说里寄寓了自己的人生观,体现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倡导竭尽全力做自己所当为之事,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周文旅观察显示,金庸逝世那一周,金庸逝世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是APP、微信,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逐一亮相渠道主要是微信、新闻。 B.金庸先生有远见,他不看重记忆,因为不懂的东西到图书馆查几本书就可明白,他认为做学问的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C.金庸先生和陈省身先生惺惺相惜,从他们关于数学与武侠小说的对话中可看到一代大师虽研究领域不同,但对学问的认知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D.虽然金庸先生的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玄幻、修真、盗墓、穿越等小说的兴起,表明大众文化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6.金庸之后,武侠文化该怎样发展?根据所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节选自《赵鑫珊散文选》) 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8.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6分) 9.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