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精英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9小题,18分) 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造新城运动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风起云涌,地方政府之所以乐此不疲,除了盲目追求 GDP 外,是因为大多数旧城区在设计上不成体统。 B.资深媒体人黄明对新闻事件有独特甚至诡异的洞察力,他甚至能够把明日黄花炒作成今日之热点,把冷饮热炒成现卖。 C.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D.在现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一个人不学无术,身无长物,那么他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2.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D.隔壁的打骂声戛然而止,整个单元楼一下子陷入沉寂之中,居民们已经习以为常,都屏息等待下个暴风雨的来临。 3.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 昨日拜读了张先生的作品,真是受益匪浅,其中略有瑕疵,我一定及时斧正。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感谢您屈就敝公司,一年来既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又确保了各项目标的完成。 D.感谢先生不吝赐教!只是令弟初学书法,涂鸦之作,不值一哂。 4.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老师,生活中您对我精心呵护,无微不至地提供给我成长的沃土。现在您退休了,在我心中,您音容宛在。 B.五一节这天,朋友小李的书店终于开张了,我们一帮好朋友赏光去他店里,送上一个花篮并表示祝贺。 C.黎老师参加工作不到一年,他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D.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玷辱(白玉上的污点) 形骸(身体) 昭然(明白,显著) B.蹙缩(紧迫) 朔风(冷) 歆享(喜爱、羡慕) C.掇开(搬,挪) 窈陷(幽深) 赍发(资助) D.鄙薄(轻蔑) 折罪(抵偿) 庇佑(保佑) 6. 下列各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2分) A.无论什么事,他总爱问个究竟。 B.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C.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到现在谁也不清楚。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B.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 C.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D.一地里投奔人不着 8.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 。 “你没家?”我问,边 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只是我得跟您预先 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 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 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A.暴发 凝视 申明 以致 B.爆发 凝视 声明 以至 C.暴发 注视 申明 以至 D.爆发 注视 声明 以致 9.下列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 看来跟他毫不相干, 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 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他说什么 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 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他认为 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 A 假如 却 还 / 只要 如果 B 虽然 却 或者 不管 / 如果 C 虽然 就 还 不仅 只要 / D 假如 / 或者 不管 如果 就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最早以口头的形式,父母对子女当面训诫体现出。 B.中国家训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以及最重要的为人处世等。 C.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如周公戒子、孔子庭训。 D.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段引用相关史料记载,表明周公训子是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B.第二段引用《论语·季氏》中孔子训诫孔鲤的故事,以此介绍“庭训”的来处。 C.文章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从而表明中国家训的指向非常明确。 D.文章引用很多古代典籍内容,可以佐证观点,并且可以充实内容,增添文化色彩。 1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的家训文化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在经历蜕变期后它就会实现一个跨越,达到更高阶段。 B.家庭的自我控制是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 C.家风在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下形成,因此说长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D.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好的家训,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