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1-18 10:51
过封锁线
茅盾
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
那一圈围墙,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门楼顶上居然雉蝶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
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他们还想多知道一点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过去两个晚上的夜行的经验,特别是行列常常脱节,走不快的人急得要命——这一些不大好的秩序,使得他们想起了就满心不安,问话就多了。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
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
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
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
“是不是你送我们去?”
“现在还没晓得。”
“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
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
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
客人们瞥见了这书名是《论民族民主革命》,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和许多热血的华侨子弟跑回祖国来,参加了抗战的阵营,他姓张。
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
“你也去吗?”客人之一好奇地问了一句。
他笑嘻嘻点着头。
“还有谁是去的?阿张呢?”又问。
他很快的说着客家话。
“他说什么?”客人之一问他的同伴。
"他说,路上如果碰到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勉强能听懂的老徐回答。
"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
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
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
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得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滚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风。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线吧?"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
“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
“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可是不慌。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可是今晚的秩序很好,整然是行军的姿态,就增加了他们不少勇气。
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原来也是经过选择的;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除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
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
“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
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得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
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
客人想起出发以前这大孩子说的,要是遭遇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都不禁微笑。
“今晚过封锁线,然而没有昨晚路上那样慌乱,无秩序。”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
(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客人所谈及的"秩序""调度"等相关细节,从侧面衬托了革命战士们得沉着。
B.本文善设悬念,五名客人身份不明,去向不明,得到护送,激发读者的思考与想象。
C.本文主要从客人的视角来描写革命战士们过封锁线时的语言、动作,小说真实可信。
D."队伍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用比喻手法,突出队伍行进迅速与敏捷。
7.关于那个大孩子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孩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并且担任不同的工作,可见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战士"
B.大孩子只会说客家话,合乎地域特征,突出了众志成城,共同反击外敌入侵的主题。
C.开头擦步枪的是这个大孩子,结尾他又担任瞭望哨,形成了首尾的呼应,结构圆合。
D.他和《百合花》的小通讯员年龄相差无几,而且都是细心体贴又朝气蓬勃的好青年.
8.文中没有写与敌人的正面交锋,但笼罩着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的逐步强化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9.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过封锁线》如同《荷花淀》,小说也没有交代革命者的具体姓名。《过封锁线》塑造了哪些革命者?请结合文本分别赏析革命者群像特征。(6分)

参考答案
6.A
【解析】A不是为了衬托革命战士们得沉着,这些细节反映客人善于吸取经验,及时改进的态度,更是在反复强调秩序和调度的重要性。
7.D
【解析】D.大孩子并没有体现细心体贴又朝气蓬勃的特征。
8.
①节奏紧凑,层层推进。从出发前的全副武装、周全部署,到行军过程的快慢行止,最后一道封锁线的严阵以待,叙事节奏加快。
②突出人物形象。封锁线上,遍布敌人哨位,战士们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可见训练有素,能力出色。
③凸显主题。护送任务困难重重,更能突出队伍久经历练的强大,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④紧张的氛围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带给读者惊心刺激的阅读体验。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第①点:答出"情节节奏紧凑,层层推进"、"情节张弛有致"等给1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
第②点:答"突出人物形象"给1分,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给1分,除参考答案外,答到勇敢机智、富有斗争经验等都可给分;
第③点:答出"凸显主题"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第④点:答“紧张的氛围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带给读者惊心刺激的阅读体验"给2分,其他跟读者阅读体验有关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每点2分,答到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①大孩子(1分),在残酷的战争中快速成长的革命战士,代表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身份界定1分)。
②阿张(1分),在广州沦陷后毅然参加革命的南洋华侨,代表有召必回、赤诚肝胆的爱国侨胞(身份界定1分)。
③五位客人(1分),需要被保护、善于观察反思的外江佬,是身兼特殊任务的知识分子,也是革命的重要力量(身份界定1分)。
④群像特征:文中人物都没有具体姓名(1分),但都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细心体贴、勇敢无畏、丰富的作战经验、强烈的家国情怀、保家卫国的志向等特点(只要答到其中一个形容词都给1分),他们是无数普通革命战士的缩影。
评分细则: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得4分。第四点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