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鳖 朱树元 纪伟回乡下看望父亲,给父亲捎了两条好烟。父亲说这烟老贵了。” 纪伟说您只管抽,反正不要我花钱。” 父亲又叨叨起来:“你走到今天不容易,得处处小心哪!” “我还是那句话,现金购物卡什么的一律谢绝。”纪伟说,“至于收两条烟孝敬您……” “先不谈这个。”父亲打断纪伟,拿起一根木棍状的工具,“走,咱捉鳖去,捉那只逃跑了的鳖。” 纪伟年纪尚小的时候,屋后的小河里生活着一只小鳖。纪伟瞅见过它,就缠着父亲给他捉。父亲用猪肝钓,鳖就是不咬钩。父亲埋伏在河边,用鱼叉戳,可是鳖迅速下潜,鱼叉仅擦伤了它的背壳。 后来,鳖转移到附近一条宽阔的大河里,把远在鱼叉射程之外的河心作为透气点,平安地生活着,年复一年,长成了老鳖。 父子俩来到了大河边。 纪伟望着水面鳖呢?” 父亲说:“别急.它马上就会现身。” 过了一会儿,河心果然浮出一只如小斗篷般的背壳带有伤痕的老鳖。 “好大的鳖啊。”纪伟说,“可是它离我们有四五十米呢,怎么捉啊? ” 父亲没有作答,而是捡起一颗石子,瞄了瞄老鳖。 “别砸。”纪伟说,“会把它吓跑的。” 父亲还是挥动了胳臂。扑通一声,石子落在老鳖附近。 老鳖竞然没有逃跑。 纪伟说:“咦,它咋不跑呢?它咋不怕呢?” 父亲说:“刚开始砸,它跑,砸多了,它就不怕了。” 纪体说,您总砸它干啥?” “它个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我站在岸边时也敢大摇大摆出来透气,好像知道我拿它没辙似的。”父亲说我嫌它碍眼,招我生气,就用石子砸它,想把它赶走。” “石子没什么威力,伤不了它;石块砖块扔不出那么远,碰不着它。” 纪伟说,“它这是 公然向您挑衅呢。” “但是,我现在有了捉它的办法。”父亲扬了杨手中木棍状的家伙,“用我新制的鳖枪。” 鳖枪长约一米五,最前端有一个小滑轮.后半端有一个绕着鱼线的大轮子。鱼线从大轮子上引出,顺着木棍,从小滑轮中穿出。鱼线顶端,挂着一个鹌鹑蛋似的铅坠,铅坠和小滑轮之间的鱼线上系着一串带有例刺的鱼钩。 父亲抡起木棍,让铅坠垂在身后,然后瞄好方向,猛地向前挥去。木棍画出一个半圆,甩出了铅坠。铅坠嗖嗖往前飞,越过老鳖上方落在水里。接着,父亲飞速转动大轮子,往回收鱼线,老鳖就被鱼钩钩了个正着。 父亲把老鳖拽上岸,装进网兜。 “您先麻痹它,然后攻其不备。”纪伟感叹道,“这一招真是厉害! ” 回家后,父亲进屋取出一盒烟,抽出一支抛向纪伟。纪伟麻利地接住,叼到嘴上。父亲说别急,你先看看这烟能不能抽。” 纪伟捏着烟,看到烟卷中装的不像是烟丝,就将它撕开,把里面的东西抽了出来,一看,居然是两张卷着的百元大钞。 “上次你捎回一条烟,里面全是钱。”父亲把手中的烟盒抛向纪伟,“这是其中的一盒,你自己瞧瞧吧。” 纪伟没有接烟,而是惊叫一声,侧身让开,像是躲避来袭的利器。 父亲又把老鳖拎到纪体眼前你好好看看它!” 纪伟看到了老鳖的眼睛。老鳖的眼睛亮晶晶的,如一面小小的凸面镜,纪伟从老鳖眼里看到了自己的模样,恍惚中觉得自己被关在一道栅栏里,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父亲拿开老鳖:“现在,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烟里的钱要么退掸,要么汇进廉政账户。”纪纬回过神来,“还有,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 那就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不是我的,我绝不能沾手。” “这就对了。”父亲说,“你一定要清清白白做官,坦坦荡荡做人。” 父亲说咱怎么处理这只老鳖呢?” 纪伟想了想:“让我把它养起来,让它成为我的镜子,行吗?”“嗯, 这个主意好,我看行。”父亲欣慰地笑了。 (选自2016年第2期《稻河》)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表现反腐倡廉主题的微型小说,父亲通过独特的“捉鳖”方式,提醒、教育了自己的儿子,构思巧妙,主题鲜明,正能量满满。 B.父亲让儿子看那只鳖,就是要让儿子从鳖的眼睛里“看出”自己如果不能幡然醒悟,迟早有触犯法律的那一天,儿子果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C.父亲带儿子捉鳖,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事件,因此,以“捉鳖”为标题,精准概括了这一事件:除此之外,这样命题还能吸引读者,寓托主题。 D.这只鳖自觉着安全,但是在“父亲”的不断戏弄下渐渐放松了警惕,最终被捉;暗示了一个人面对诱惑如果麻痹大意,最终必将落人法网。 5.小说中的儿子“纪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分条概括和分析。(6分) 6.小说中,父亲“捉瞥”对儿子的转变起到了关键作用。儿子刚回家,父亲就带着他外出“捉鳖”,你认为父亲的这次活动是时间巧合还是临时起意,抑或事先安排?请结合文中内容选定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6分) 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