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民族音乐的遗传基因》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5-20 11:07
民族音乐的遗传基因
刘正维
遗传基因将人类分成各种不同的种族属性、民族属性、地方属性和家族属性以及家庭属性等。音乐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人们一定的审美意识,也必然具有民族属性、地方属性与家族属性。这种属性世代相传,形成了传统音乐发展中体现“家族”亲缘关系的遗传基因,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形态。
音乐的遗传基因是由一些属于形态学方面的基本组件组成的。传统音乐的遗传基因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方面,不同组件的不同组合,形成各式各样不同特征与功能的音乐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遗传基因,这些遗传基因具有可辨的传承性——民族属性;另一方面,在传统音乐中,遗传基因还形成地理性的板块分布—一地方属性。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形成的民族民间音乐,既具有不同的民族性遗传基因,又有南方、北方,东部、中部与西部等各不相同的地方性遗传基因。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创造的中国音乐始终没有改变它的东方的民族属性,没有成为任何别的民族音乐的附庸;在广东省不可能形成陕北黄土高原上粗犷、奔放甚至孤独、压抑的《赶牲灵》,在北方草原上也形成不了江南委婉、流畅甚至细腻、甜美的《天涯歌女》。
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与掌握某种音乐的特征,辨别某种音乐特征的民族性、地方性,创作某种自己想象的音乐作品的时候,往往凭感性与冲动。是的,没有这些方面,就没有好的音乐创作。但仅凭这些是不够的。这里除了有一个音乐感性认识与理论充实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对于音乐遗传基因的把握问题。比如《好汉歌》就如实地反映了豫东、山东民间音乐的地方性的遗传基因,因此是成功的。而用羽调式音乐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就有些不好理解。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汉族音乐普遍是微调式,羽调式多在兄弟民族地区;这两种调式甚至反映了不尽相同的民族性。在汉武帝时代,羽调式音乐是不是汉族音乐的代表性调式?据今所知,羽调式音乐是在汉唐时期,特别是盛唐时期,蒙古乐、西域乐、印度乐相继传入中国以后,才在文人中逐渐传开,并反映到宋人词调中,后又影响到南北曲、高腔、昆曲和有些地方的民歌中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表现汉武帝征服匈奴的音乐用什么调式更为合适,应该是好回答的问题。
“五态、四径、三线”就是认识与把握音乐遗传基因的具有不同内容与不同含义的三方面概念。“五态”是音乐遗传基因形成的客观条件,包括地态、心态、史态、语态、乐态。“四径”则是认识遗传基因本身的主观组件的途径,包括旋律线、音阶调式、节奏腔式、基本结构。“三线”是音乐遗传基因的板块分布,分为南北两大板块、北方的西北与东北两大板块以及汉族与兄弟民族两大板块。弄清楚音乐的遗传基因,就可大体上把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诸多情况。(有删改)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遗传基因使音乐具有不同的民族属性、地方属性与家族属性,使之呈现不同形态。
B.陕北民歌《赶牲灵》,既具有黄土高原的地方属性,也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
C.传统音乐是在传承中发展的,传承离不开遗传基因,发展中可以融合其它的音乐。
D.作者认为,用羽调式音乐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虽不好理解,却是合适的。
D(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更适合使用徵调式音乐。)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民族属性和地方属性两方面谈音乐的遗传基因,并具体论证两者的关系。
B.文章以《天涯歌女》等作品作为立论的事实依据,论证了音乐具有地方属性。
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好的音乐创作应该把握音乐的遗传基因。
D.文章在谈好的音乐创作时还提及感性认识、理论充实的问题,使论证更严密。
A(文章没有具体论证两者的关系。)
17.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把握音乐遗传基因的意义。(6分)
①有利于认清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形态;
②有利于把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诸多情况;
③有利于保持音乐的民族属性和地方属性并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