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其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但纵观历史,汉语语音的变化之大,其实远超过文字、词汇和语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一条河流之下,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这是河流的本质。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罩四野(y)”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有语言学家说,朱熹穿越回春秋时期,也听不懂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究竟在说些啥。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发现“平分阴阳,入派四声”这样的规律,在语音的演变中看到那决定河流走向的河床。而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是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当下,公众吐槽诗词中读音的修改,也正是有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公众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用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文气、多一份古意。如果只是为了“规范”“统一”等原因而“去异求同”,也就难免在不经意间丧失了记忆,也丢掉了更好地理解传统、理解先人的机会。 27.材料中“语音”有哪些特点?(4分) 28.请理解材料中“决定河流走向的河床”的含义。(5分) 29.从材料看,我们为什么要留存“诗眼”?(6分) 27. (4分)①约定俗成;②历史悠久;③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且变化巨大;④具有传承性。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8. (5分)“ 河流 ”指 “语音气1分),“河床”指 “语言规律 ”和“历史文化” (1分),语言规律、历史文化对语音的演变有重大的影响。3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 29. (6分)①能保留日常语言中不常见的读音,让人感悟音韵美、语言美;②能留存 “气眼 ”,让日用交流语言具有文气和古意;③能让人保留文化记忆,更好地理解呵护传统文化。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