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根脉支撑 据2017年人民论坛课题组开展的“中国文化自信指数调查”,中国文化自信指数平均值为82.26,较2016年有所增加,这说明中国公众对自身文化有着越来越高的认知、认同度。文化自信既是深刻的历史命题,也是重要的时代命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中国的文化自信,究其本质,无法与5000多年文明传承分割开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深厚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化犹如强大根系般深植于人民、历史和时代的沃土中,奠定了我们的强大底气,成为文化自信的“源动力”。 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当前,中华文化的价值意蕴日益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得以彰显。通过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中国传统思想,当代中国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包容等价值理念传达于世界,以“中国方案”不断向世界贡献着“中国力量”,使我们在与外来文化的平等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建立更强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文化都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中华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吐故纳新、继往开来。推动社会结构不断完善和经济持续发展,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未来发展相承续,成为当代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文化自信不仅在于我们自身的文化生命力,还在于中华文化是否能够赢得“他信”,获得世界的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足以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基本准则,指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创新成果亟待传播。中华文化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旋律中不断追求和谐共振,把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展现文化内涵,彰显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与他信。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更是文化的选择。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从绵延不绝的历史纵深处淌出的清泉,它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展现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孕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与精神,最终汇聚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洪流,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气。 (选自《人民论坛》,2017年第17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文化自信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认知和认同,2017年的文化自信指数比2016年高。 B.中国文化自信根植于具有丰厚滋养和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之中,为我们奠定了底气。 C.中国文化自信是在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平等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来的。 D.中国文化自信既在于自身的文化生命力,也在于中华文化是否能获得世界的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主要从三个角度阐释了中华文化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上的支撑作用。 B.文中的三个论证角度同时也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C.文章逻辑思路清晰,论证层次分明,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具有很强的条理性。 D.文章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辅以饱含情感的语言,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中华文化能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吐故纳新,继而推动社会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 B.如果与5000多年文明传承分割开来,中国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强大的底气,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C.具有了“更广泛”的自信,我们就可以在与外来文化进行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取得主导地位。 D.如果中华文化能够贏得“他信”,获得世界的认同,那么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创新成果就能得到更好的传播。 1.B(偷换概念,“为我们奠定了底气”的是“中华文化”,而不是“中国文化自信”。) 2.C (“并列式的论证结构”错,应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3.C (“取得主导地位”错误,与“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中国传统思想”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包容等价值理念”相矛盾,且文中说的是“平等对话和建设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