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 “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 “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 “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 “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 “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 (3分) 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答 1.C【解析】此题要从文章中找到“和合”所在的段落,然后结合着对“和合”思想的解释,对选项进行分析辨识,做出取舍。C项,解释不正确,与原文意思不符合,“和”与“礼”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所以选C。 2.B【解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中,对“和合”的作用加以辨识,做出判断取舍。B项,“秦汉以后,”表述不正确,与原文不符,“诸子百家”存在于先秦时期。所以选B。 3.A【解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选项放回原文进行比较,用排除法。A项,“和谐的文化传统”表述说法错误,不符合原意。所以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