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使得教育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包括网上教研系统、网络备课系统、教师学习中心系统、教师评价系统、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大数据教育资源可建立一站式教学信息平台。而学生在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上,通过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系统、互动交流系统等实现远程学习、移动学习。 目前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据的形式和来源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多样化,谁能快速发现和整合数据,并能解决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其背后的价值这一问题,将会有效增加其在未来的竞争力。 (王海峰《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材料二: (摘编自《数据分析:如何发展教育大数据》,2017年9月20日) 材料三: 目前,“报送式收集”仍主导教育数据收集方式,“伴随式收集”没有真正实现。教育数据除了来源于教育系统内,还广泛来源于智能设备、社交媒体等诸多方面。随着“物联网”成为现实,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收集数据量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科技研究公司高德纳( Gartner)估计,2016年每天有550万台互联设备上线,到2020年,互联设备的总数将超过目前水平三倍以上。IBM表示,目前每天产生的数据已达大约2.5艾字节,这意味着世界上90%的数据是在过去两年产生的。所以,“伴随式”的数据收集方式的实现,才意味教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另外,“报送式收集”方式无法有效规避“数据利益”,“伴随式收集”具有动态性和即时性,虚假数据无所遁形,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光明日报》2017年12月5日) 材料四: 近年来,浙江省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这条主线,着力以信息技术破解教育教学难点,在信息化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99%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班,49%的中小学校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场所,班级多媒体普及率100%;38%的中小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室或学科教室,移动学习终端逐步走向全面普及,智慧校园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之江智慧学习广场融通“国家—省—市—县”教育资源,汇聚了1384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30门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精品网络课程、3.6万余个微课资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路径。根据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6)(基础教育)》,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之首。 (光明网2017年12月25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介绍了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学资源呈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2012-2017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并预计2018-2019年市场规模依旧保持增长,但增长率会降低。 C.教育数据来源于教育系统、智能设备、社交媒体等多方面,“报送式收集”依旧是主导教育数据收集的方式,但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小。 D.浙江省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网络课程相当丰富,在信息化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值得其他省份学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教育领域发展大数据,对教师而言,能共享更多教育资源,获取更多教学信息;对学生而言,能实现远程学习、移动学习,解决了教育不公平问题。 B.在教育数据的形式和来源多元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只要快速发现和整合教育数据,挖掘教育数据背后的价值,就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伴随式收集”具有动态性和即时性,使虚假数据无所遁形,有效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比“报送式收集”方式收集的教育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D.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之首,在网络普及、多媒体普及、移动学习端普及等教育现代化方面的成绩都远远超出了其他省市。 9.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趋势。(6分) 答 7.A【解析】“实现了共享”错,原文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使得教育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混淆已然和未然。 8.C【解析】A项,“解决了教育不公平问题”错。原文材料四只是说“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路径”。B项,“只要快速发现和整合教育数据,挖掘教育数据背后的价值,就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错,过于绝对,原文中“教育数据的形式和来源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多样化,谁能快速发现和整合数据,并能解决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其背后的价值这一问题,将会有效增加其在未来的竞争力”,只是说“增强其在未来的竞争力”。D项,“都远远超出了其他省市”错,曲解文意,原文“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之首”并不代表每个方面的成绩都超出其他省市。 9.①教育资源将实现共享,可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②在线教育的用户规模将越来越大。③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将得以实现,真实性将得到有效保障。④助力破解教育教学难点。(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