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韵”的三种形态》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6-21 09:12
“韵”的三种形态
徐峙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梁简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 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的个人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综合素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之所以把与音乐有关的韵,运用到评价一个人的风貌上来,最早必然是与音乐有关的。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对于古人来说,这种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清人袁枚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家的艺术修养、品质、性格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   决定作品的神韵。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体现。
诗歌之韵既体现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体现为内在的审美特质。诗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丰富。在众多的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成的一个因素存在的。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否则作品便是“庸俗鄙”一样的作品。明人胡应麟把“筋骨”“肌肉”和“神韵”作为作品的三大要素。所谓“筋骨”,相当于作品的立意,“肌肉”相当于语言的运用,而“神韵”则是精神气质。不管是李膺还是胡应麟,都看到了作品中“实”与“虚”的因素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对于诗   歌来讲,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在更多   的时候,韵是作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而出现在评论家笔下的。在宋人范温那里,韵与一些具   体的美的形式和风格相区别,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美,如巧丽、雄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之类,它是对各种具体美的总的要求。
对于接受美学来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它产生以后,就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而是属于读者,因而面临着被无限阐释的丰富可能性。这种丰富的可能性,是由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跟读   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等分不开的。如果我们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韵又是诗歌的美带给读   者的那种绵延悠长的回味。
“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它指向文学产生的整个过程,关乎作家、作品和读者,含义丰富多彩而具有广阔内涵。在多元化的当代诗歌写作中,如果我们能以与时俱进的眼光,赋予古老的“韵”新的时代精神,从中寻找和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的美学体系,   将会对新诗的发展大有裨益。
(选自 2017 年 1 月 6 日《文艺报》, 有改动)
1.下列关于对原文“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韵”有三种形态,分别指“诗歌之韵”“诗人之韵”和“读者之韵”,这三种形态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B.“诗人之韵”主要是指诗人的综合修养与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而这种综合修养与风貌最早和音乐是有关联的。
C.“诗歌之韵”有内外之分,外在之韵表现为一种音乐形式,内在之韵表现为一种审美特质,这些是诗歌构成的重要因素。
D.“读者之韵”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的,作者完成作品之后,读者就能无限地去解读、阐释,从而丰富作品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分别从“诗歌之韵”“诗人之韵”“读者之韵”三个方面来论述“韵”,对前两者的论述较为细致深入。
B.文章列举清代作家袁枚对神韵的认识,意在说明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亦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呈现。
C.文章列举李膺和胡应麟对诗歌的认识,意在说明对于诗歌,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是必要的, 形式是次要的。
D.文章先提出“韵”的概念,然后再论述“韵”的三种形态,最后倡导我们应与时俱进,让“古‘韵’”发出“新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梁简文帝在艺术上敏锐的嗅觉让他发现了“韵”与诗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使“韵”成为   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B.古代诗人非常注重对音乐修养的培养,因为这种修养可以让诗人形成独特的气质面貌,也是诗人进行   创作的一种手段。
C.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读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是分不开的,所以“读者之韵”的产生需   要一定的条件。
D.作者认为,“韵”的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当代的学人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韵”新的时代精神。

1. D【解析】把或然当作必然,原文的表述是“面临着被无限阐释的丰富可能性”,而选项的表述是“读者就能无限地去解读、阐释”。
2. C【解析】“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 和“形式”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必要的。
3. A【解析】强加因果,“‘韵’与诗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韵’成为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