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一生为戏,传艺一生 这两天的北京京剧院,肃穆安宁。梅葆玖先生生前的亲朋、挚友及学生身着素服,前来送别。无人多语,只有飘荡的京韵声声。 那是梅葆玖先生生前最爱的京剧唱段《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 梅葆玖先生的名字注定要与京剧写在一起。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幼子,他是梅家血脉中唯一一个梅派京剧的继承者。他将生命中的72年奉献给了京剧艺术的继承、求变、弘扬与传承。 继承中创新 他像继承血脉一样继承父亲的艺术。梅派艺术的雍容华贵,是梅兰芳在京剧改革实践过程中反复雕琢、内化出来的,有些是深入骨子里的东西,后人很难完整传承。为这,梅葆玖下了一番功夫,不论是技艺,还是艺心。 精湛技艺离不开精益求精的锻造与锤炼。20世纪40年代,十几岁的梅葆玖在家常听父亲的唱片,一听就是一下午。尤其喜欢听《太真外传》《天女散花》,而且边听边学边唱。梅兰芳得知后,把自己的唱片通通收起来,告诉他先别急着唱戏,学戏必须打好基础。 为锤炼基本功,梅兰芳特地为梅葆玖请来了开蒙老师王幼卿和茹富兰,叮嘱他必须好好学《雅观楼》,拉身段。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梅葆玖视唱腔、步法、身段、舞蹈等基本功为根本,反复练习,直到老师点头为止。 梅兰芳曾说,“梅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因此,保持原汁原味很重要:尖团字,四功五法,一个都不能错。里面诸多程式,必须规规矩矩去完成。梅葆玖守住了梅派之魂:“移步不换形,京剧本体,一点都不去动。”因为只有继承做到位,才敢去创新。 终于,在跟随父亲合演过《牡丹亭·游园惊梦》《雷峰塔·断桥》之后,有人开始说,旦角的神韵已融入他的血液里。 艺心须修养 继承背后,远不止于技艺。京剧讲究写意,无需舞台背景,单凭表演动作、程式身段、唱念组合,就应为观众带去身临其境的全面感受。 梅葆玖常说,京剧的魂不能丢。“魂”的背后,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每一个戏都有中国历史的背景,每一种唱腔都是中国文化底蕴的表现。梅兰芳为梅葆玖说戏《天女散花》时,曾说“天女的手势不能胡比画。每一个手势都是一个佛教故事。” 艺术是共通的。教会学校出身的梅葆玖,爱吃西餐,还喜欢古典音乐、歌剧、芭蕾、电影,甚至对流行音乐也感兴趣,他说这些都得益于父亲给他的开放式教育。梅兰芳多次叮咛他,传统艺术必须通,西洋文化也要懂。 唱戏不仅要“唱”,更要“演”,这需要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深刻体悟。“唱戏一定要有文化,没文化肯定唱不好戏。”梅葆玖对弟子讲,父亲也曾有许多爱好:诗词、绘画、音乐、书法,他样样都通,并将这些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尝试,当作磨练艺术修养的途径和办法。 文艺界评说,在京剧艺术传承上,梅葆玖复兴了一种审美:谦和、优雅。没有激烈的悲情与炫技的演绎,风格圆融随意、波澜不惊,在暗香浮动中流露出骨子里的坚持与韵味。 听过梅先生唱戏的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也感慨:多年追求而尚未抵达的意蕴,被梅家演绎到极致。 弘扬与传承 一生为戏,传艺一生。他对京剧艺术传承与弘扬还有很多念想。 梅葆玖主张充分传承传统艺术,但不拘泥于形式。他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把新媒体和梅派艺术结合起来,“好的弘扬,既要面向世界,也不忽视国内视角。” 梅兰芳改良求变、兼收并蓄的风格影响了梅葆玖。《梅兰霓裳》中,梅葆玖加入了一块48英寸的LED屏,用动漫、3D等形式,让京剧场景在三维虚拟景象中重现。 “梅派精神和京剧非常一致,京剧的博大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弟子马少敏回忆,梅葆玖鼓励他们学到精华和精粹之后,不要把自己裹住,迈不开步,要有探索的精神。 11年前,16岁的魏丽清在一个饭局上见到了71岁的梅葆玖。身为高中生的他告诉梅先生,今年学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叫《京剧艺术》,先生听后很是兴奋。“得给孩子一个爱上京剧的机会。”他建议,小学最好也开京剧课。 成年观众的培养也是一样。趁2014年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之际,梅葆玖先生从梅家发源地江苏泰州启程,携弟子沿着梅兰芳足迹重现经典。他说:“再好的音乐,也不能缺少好的耳朵。”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京剧艺术后继有人”是梅葆玖先生一生心心念念的事,他希望中国戏校、北京戏校可以请老艺术家回校,帮年轻人拔高技艺,与下一代从艺者聊艺术谈文化。 传统艺术的恪守传承也体现在梅家做人的修为上。在弟子的教育上,梅葆玖先生格外注重徒弟的品性。 “你们要把国粹中蕴涵的仁、义、孝,及中国传统的魅力弘扬出去。”这是他晚年多次在弟子面前提及的心愿。 在弟子们看来,梅葆玖先生没有像京剧大师梅兰芳一样,在京戏最繁荣的时代创造经典,却在时代的变迁中维护着传统文化应有的尊严。 “世间再无玖爷,火种却未熄灭。”一名京剧爱好者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梅葆玖先生的名字注定要与京剧写在一起。他像继承血脉一样继承父亲的艺术,将生命中的72年奉献给了京剧艺术的继承、求变、弘扬与传承,令人钦佩。 B.为了完整保存和传承父亲心血,梅葆玖在技艺和艺心上都下了一番功夫,通过反复改良,不断实践,终将梅派艺术雕琢得雍容华贵。 C.梅葆玖认识到 “梅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因此,努力保持艺术的原汁原味,凭此守住了梅派之魂:“移步不换形,京剧本体,一点都不去动。” E.《梅兰霓裳》中,梅葆玖加入了一块48英寸的LED屏,用动漫、3D等形式,让京剧场景在三维虚拟景象中重现,这一做法体现了梅先生改良求变的精神。 答案: A(3分)E(2分)D(1分) (2)“梅葆玖先生没有像京剧大师梅兰芳一样,在京戏最繁荣的时代创造经典,却在时代的变迁中维护着传统文化应有的尊严”,作者在本文中多次提到梅兰芳,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原因。(6分) 烘托陪衬梅葆玖 1、形成对比,梅兰芳开创,梅葆玖传承。 2、二人的父子关系,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 3、父亲从多个方面影响梅葆玖。 (3)梅葆玖“一生为戏”,促成他成为大师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6分) 1、父亲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2、保持艺术原汁原味,规矩完成程式,守住梅派艺术之魂。 3、爱好广泛,多种文化、艺术的滋养熏陶 (4)梅葆玖“传艺一生”,他是如何传承梅派艺术的,请简要归纳。(8分) 1、复兴了一种审美:谦和、优雅,风格圆融随意、波澜不惊,骨子里蕴含着坚持与韵味。 2、主张充分传承传统艺术,但不拘泥于形式。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把新媒体和梅派艺术结合起来,面向世界。 3、 在传承中坚持兼容并包,要有探索的精神。 4、培养青少年和成年观众欣赏京剧,老艺术家帮助年轻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