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北方山水 舒国治 在荒旷处找山水,是为游赏北方山水之宜。北境地土迢辽,行路多赖车马,不靠舟楫。明人袁小修《游居柿录》中所记种种纵一苇之所如,随荡随泊,以舟作屋,则是“南船”之玩法了。今人游武夷山,以小舟慢划九曲溪,抬头转脖张口盯看奇景罗列,与时更换天然屏风,可谓目不暇接之极例;好则好矣,却有一点满桌山珍海味要在一顿饭里吃完之憾。 过于紧密的经验,即使绝佳,令人往往刻记不住。逃难中一碗绿豆稀饭常更久存念中。 唐人张文成小说《游仙窟》,场景在今甘肃近青海的积石山,黄河走经。今天游人学者会去的“炳灵寺石窟”,周围形势,当得仿佛。只是今人多以快艇疾行于刘家峡水库,波涛激溅下抵达,这种自海上望见陡崖石刻,备感惊奇,然途程也稍便捷了些。《游仙窟》开卷谓“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日晚途遥,马疲人乏……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显然是风尘仆仆的陆路荒行后所见。 积石山在兰州西南,往河西走廊、往丝路而去的游人,常因径奔西北而略过不去。今日群山荒凉,却又水深岩峭,洵是千秋奇景。山后有山,正发人无限遥想也。 在荒旷空枯上行旅,常能获得一袭渐近绝景前的隔,如张文成所谓“张骞古迹,千万里之波涛;夏禹遗踪,二千年之磴”。而日晚途遥,常是感怀奇景的微妙时刻。长程跋涉,步步攀爬,到了高处,最是令人各念俱涌,甚至慷慨欲悲,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 然要有天地悠悠之感,风景应不宜过于灿丽。最好不要“如入山阴道上”。 西安是游人多去之城,外地观光客在三五天内遍游了兵马俑、华清池、法门寺及城内大小雁塔、清真寺、碑林等,不知何所收得?其实关中山水也有可流连者。于右任二十年代初所写诗中,多记耀县五台山(药王山、山有五台,曰端应台、起云台、升仙台、显云台、齐天台)及淳化县的方里镇等处游踪,看来是当地人眼界里的“自家山水”,或许值得一探。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距西安北边一小时车程,陇海铁路通车后,主干不经,益增其幽也说不定。更北的耀县及淳化,自然不易有外方游客。 北京西郊亦多名山,昔人好称“西山八大处”,今日不甚显名,游人只知去八达岭长城。西山之胜,在平淡、在不远、在不高,也在攀登。不攀登,不得感受其简淡中多致之胜。两年前在上海福佑路古董地摊见一迭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开本摄影风景,其中一本西山风景多见奇石松,天成布列,如户外大园林,阅后颇心羡之。当时逛得匆匆,不暇思及购买,想来可惜。 清人龚自珍《说京师翠微山》一文,讲这座西郊名山,“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不孤巉,近人情也。……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想来这山是不错的。山要谐俗,中国山原本都做得到;只是文人把它写高写清了,仙人将之修真炼异了,鹤猿将之飞绝栖灵了。看来翠微山端的是北京好后山,骆驼祥子的远亲还能住在那儿,曹雪芹的足迹或许还留在那儿,今日老百姓仍随意爬爬,却又没有北京城内名胜随时听到的呱噪,诚是郊游的佳处。 注释:迍邅(zhúnzhn)一是指处境不利,困顿;二是指欲进不进,有如行路很艰难的样了。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所说“有一点满桌山珍海味要在一顿饭里吃完之憾”是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游赏山水美景过于繁密而目不暇接也是一种审美的缺憾。 B.文中引用的《游仙窟》开卷“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逸”这两句,因为这两句最能呈现张文成风尘仆仆的陆路荒行后所见。 C.本文谈论北方山水,其意并不在描摹北方山水的壮美,作者旨在表达行旅中领会北方山水特点的方式以及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D.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较少运用修辞,其朴素的白话文中带有文言的韵味,简净疏隽,别有意趣。 5.文中尾段引用龚自珍《说京师翠微山》的文段,有什么作用?讲简要分析。(5分) 6.在作者看来,如何才能领略赏味北方山水的妙处?请简要概括。(6分) 4.【答案】B 【答案解析】B.“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这两句是抒情句,并不能呈现张文成风尘仆仆的陆路荒行后所见。“日晚途遥,马疲人乏……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才是所见之景。 【考点说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能力层级D。 5.【参考答案】引文中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感受相互印证,更表现西山不孤高、近人情、不争雄、不依附的特点。引文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现代散文中引用古文,使文章表达富有变化、摇曳生姿。(第每一点2分,第点1分) 【考点说明】此题涉及两个能力层级,一是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C;二是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答案解析】分析引用的作用,首先要从引用句本身的意义说明它表达了什么,其次要从情节结构看引用句在本段中的地位、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要看引用句子对表达全文主题思想或抒发全文中心情感有什么作用和效果。 6.【参考答案】风景不宜灿丽繁密,要在荒旷处找山水。经历跋涉或攀登,在“行旅”过程中感受有多样韵致的胜景。感怀奇景,生发各种感念。(每点2分) 【考点说明】分析概括,整合文章内容,能力层级D。 【答案解析】先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再分角度(风景特点、游人状态、游人心理)整合信息,再按由实到虚排列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