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伦理”实际上是建基于“礼”这一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及其秩序之上的。 一般说来,“伦理”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秩序。但在古代,这种“关系”有其特殊的内容:一是指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以及朋友之间具有双向义务的关系,也就是双方各以对对方的义务而成为“伦理”关系。所谓“慈”“孝”“良”“恭”“仁”“忠”“惠”“顺”“信”等则是诸种双向义务的规范形式;二是指这种双向义务关系的构成以亲情、友情为纽带和基础,所谓“君臣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第三,除了“朋友”一伦,其他以亲情为纽带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上下尊卑等差的,体现了传统“伦理”既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特点。由此可见,“伦理”作为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不是任意的。没有血缘亲情关系就不构成家庭伦理,没有友情关系就构不成朋友伦理。但在中国古代,虽有血缘亲情关系,如没有上下、尊卑之别,也不构成“伦理”关系。传统“伦理”的这种结构,其实就是“礼”。而正是这样一种“礼”制型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和秩序,即所谓“伦理”。 中国古代社会之“伦理”,首先是指具有宗法性的“家庭”“家族”,由之而延伸为一个等级有分的社会关系及其秩序,借用黑格尔的话也就是一个“伦理实体”。而正是这样的“伦理实体”,规定了处于这一宗法伦理实体的各个角色的各种规范形式的道德义务,从而成为宗法“道德”的基础。朱熹注释孔子“志于道”说:“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而能行“道”(义务或规范)就是“有德”。可见,研究中国传统道德,首先要从人际等级关系结构入手。这里的“人”只是作为“伦理”中的一个角色,而不是独立的、孤立的个人。这就是说,等级有分的人际关系规定了处于不同等级地位的人的角色义务,而行为符合角色义务要求的就是“有德”。但这里所说的“有德”是指行为之符合“伦理”所规定的规范要求,而真正之有“德”,还在于得之于“心”。朱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认为“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所以,“道德”的重点在于“德”——德性、品德。有道德或有德,不是形式的,而是内心中稳定的德性。因而,为了尽自己所应尽的角色义务而有“德”,就应正心、诚意、修身,这才有了道德修养问题,才有了道德践履问题。作为伦理关系中的一个角色而有德,因而通过“修身”而达到“身修”,也就能“家齐”;“家齐”而后能“国治”“天下平”。就是说,伦理角色之“有德”也就稳固了“伦理”关系,稳固了“礼”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这样,据“伦理”而论“道德”;为有“德”而论心性修养;通过修养心性而“成人”;“成人”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一个“各安其分”“各得其宜”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伦理由此而“和”,达到古人所梦想的“国泰民安”。而为了论证“伦理”的合理性和崇高性,以及论证成就德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于是就有了“天人合一”“心性之辨”“义利之辨”“和同之辨”等道德哲学,从而形成了古典中国伦理学的基本的理论进路、理论构架和话语体系。 (摘编自朱贻庭《伦理与道德之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伦理”是指在“礼”制统领之下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应的秩序。 B.“伦理”不是任意的,是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没有亲情与友情构不成伦理。 C.“道德”要讲究德性和品德,具体来说是指行为符合“伦理”所规定的规范要求。 D.“道德”与“伦理”关系紧密,“道德”的建立既得之于“道”,更得之于“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把“关系”作为论证的要素之一,阐释了传统“伦理”的具体内涵。 B.文章举朱熹注释孔子“志于道”的论述,意在表明能行“道”就是“有德”。 C.文章以“修身”而达到“身修”为立论依据,并由此引申出尽义务的问题。 D.关于伦理与道德之辨,文章从“伦理”谈起,论及“道德”,再辩证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伦理”有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呈现出看重等差而轻忽平等的特点。 B.传统“伦理”建立在宗法伦理实体的基础上,规定了各个社会角色的相应义务。 C.伦理角色只要“有德”,就会正心、诚意、修身,就能使社会结构和秩序稳定。 D.古人梦想的“国泰民安”试图通过伦理道德的建立而实现,这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1.D(A.“在‘礼’制统领之下”有误,原文说:“‘礼’制型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和秩序”。B.“没有亲情与友情构不成伦理”有误,例举以偏概全。C.“具体来说是指行为符合“伦理”所规定的规范要求”有误,原文说的是“有德”。) 2.C(“立论依据”有误,原文是论证思路;“引申为义务问题”也于文无据。) 3.C(“就会正心、诚意、修身”结论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