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苏家桥 土家野夫 幽人之谓,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此即谓仅仅是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 当世江湖林泉俱为国有,隐逸的客观条件已然无存。然则内心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的人,其实尚未绝迹。以此衡之友侪,苏家桥兄庶几近之。 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既有拔剑四顾的自雄,也多穷途而哭的绝望。然则哭笑歌行之内,却是心底的悲悯和温良恭让。某夜深雪覆盖寂寂小城,除夕将至,我与他醺然还家,路遇一老丐蜷缩某机关门前。他拉着我上前询问,老丐曰当年水灾,其家颗粒无存,只好年关进城行乞;言毕泣下。老翁勾起我们各自童年颠沛的记忆,顿时三人抱头痛哭于当街;我们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恍惚还残存这样一点古风。 那时,他在故乡利川一乡镇中学教书。他的授课已然别具一格。经常兴致所至,便抛开教科书大谈这些课文的拙劣。然后从怀中掏出我们诗社的地下油印诗刊,给孩子们开讲其中的佳妙。他的课堂,我称之为“茶馆式教学”;经常组织孩子们自由讨论,他只负责启发思路并偶尔参与评判。最初校长颇为忧虑,不免有些讽谏之词;哪知年年期末会考,他的科目却往往拔得头筹。再后来,则谁也不敢不刮目相视了。 1988年,我再次毕业分到海南。回山辞别,那时他也调到了州府某中专任教。他从利川送我到恩施,过家门而不入,又陪我坐货车到武汉。想到旅途迢遥,孤乘无趣,他遂陪我火车到湛江。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 后来,中文系毕业的苏家桥,竟然成为了银行的经济师;终于步入了他日渐安稳的中年。行长曾经是其父一手栽培的旧部,他的同学也多已成为州里的要员。唯独他坚持不党不群,厕身于经济时代的洪潮浪底,凭手艺悄无声息地枯澹生活着。 他现在是银行唯一最老资格的科员,独往独来,绝不逢迎于任何上司。单位福利甚好,时常瓜分蔬菜水果;他总是在一众挑拣离开后才去看看,倘有残余便随兴取一点回家。他完全与世无争,且幽默豁达,与人为善,自然便成了众人欢喜的怪物。大家戏称其为行长,就是面对真的行长,他也一样朗声模拟官腔应诺。领导知其向无野心,不以为忤,同事则暗佩其浑无体制之俗。 他若宿酒未醒,午餐兴致好时,会在食堂把领导叫来陪坐。故意问:你们是党员吧?领导茫然点头。他又问: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吗?领导赧然摇头。他会笑着说:那我来给你们上上党课吧。领导只当他是嘻哈疯癫之徒,不以为意,也就顺便听他倾倒满腹掌故。他可以口若悬河地从马恩开讲,从国际共运扯到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老布与托派的区别,斯大林与老毛的同异,一直讲到领导瞠目结舌为止。 苏家桥日夕坐拥书城,是鄂西不多的藏书小家之一。他腹笥深厚,笔锋暗藏,乃吾侪之中最先泡网的虾客。但他从不投稿梓世,更不以本尊现身,乃至迄今知其何人者无几。 他亦新旧文体悉能熟练操刀者,散文之淡雅且冷幽默走丰子恺一路。苏家桥的旧诗词功底也非同寻常,其文白夹杂苦笑冷嘲,则酷似聂绀弩杨宪益一辈之披风刀法。当年我在槛中时,他曾遥寄贺新凉一阕,词曰—— 别后相思久。点支烟,挑灯枯坐,吃杯烧酒。江上飞寒风且大,未晓冬衣可有。怕只怕,杜郎穷瘦。一别经年何日见,偶回来欲语兄寻走。思往事,空垂首。 外头过活兄安否?待书来,看它几遍,莫教离手。自是危楼休独倚,怕说吹箫屠狗。但记取,死生师友。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 许多年来,我曾经为他扼腕而惜,总认为以他的才华品性,埋没深山是一种浪费。现在,我开始慢慢领会他那种生活的自适了。自古读书人多要为“出”与“处”的矛盾而纠结,多半是在出而未果的情形下,再选择做一个处士。而他却是,从青春时代开始,就早早放弃了他在尘世的一切有为,选择了这种无道则隐的存在方式。 东坡词谓: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每念及此,我就想起他那时隐时现在故乡人丛中,无人曾识的面容。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易经和孔颖达的注疏,点明了“幽人”的涵义,为后文读者理解苏家桥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选择提供了依据 B.苏家桥宿酒未醒,强拉领导听他讲党课,一直讲到领导瞠目结舌,说明苏家桥虽然平时不争不抢内心却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C.文章完整转录苏家桥写给作者的《贺新凉》一词不仅展现了苏家桥深厚的古诗词功底,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D.对于友人苏家桥的满腹才华和名士风度,作者是赞赏有加,但是对友人“不求上进”的人生选择,作者曾经是难以理解也不认同的。 5.苏家桥被作者称为“幽人”,文中他“幽人”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5分) 6.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6分) 4.B(文章写苏家桥酒后上演精彩党课一事,主要是生动展现苏家桥的学问才华,而不是写他向领导鸣不平。作为现代“幽人”,苏家桥是无意于名利场的。) 5.苏家桥幽隐的人生选择: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在银行工作,不求升迁,不逢迎领导;诗文俱佳,却从不发表。(2分) 苏家桥践履大道,守正不阿的体现:悲悯善良,对乞丐倾囊相助;特立独行,幽默豁达。教书方法与众不同,成绩显著。对于大家的“行长”戏称,欣然接受,且模拟官腔招呼真行长;满腹才华,饱读诗书,古诗文功底深厚,给银行领导上党课,专业精深;重情重义,千里送友,遥寄诗词安慰好友。(以上四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三点给3分) 6.融合文白,凝练自然,有古风。(2分)如“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一句,“其人”“擅于”“痴迷于”“类于”都属于文言词汇与用法,作者把它们大量自如地融进现代汉语中,语言就具有了古朴凝练而又自然的特点。(1分) 语言精练,情感浓烈,读来余韵绵长。(2分)如“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作者先以“颠沛”“一帆渡海”“万里相送”“独自踏上漫长归途”这些简练夸张的词句铺写苏家桥送他去海南的历程,然后用“袁无余钱”衬托苏家桥万里送友的不易,最后以“友道深情”“桃花千尺”感慨这份友情至深难忘。一气读来,铿锵有力,情味绵长。(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