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画是世界上唯一由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绘画形态,并以其长达1000多年的演化发展过程,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篇章。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不少士大夫参与绘事,其中可见顾恺之、宗炳、萧绎那样的文化名人。到了唐末五代,擅画的文人更多,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使绘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 北宋中后期,两股力量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其一是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文人隐逸精神的滋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如荆浩、李成、范宽等,往往本身就是文人画家的代表。其二是另一批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如文同、苏轼、米芾等,避开了繁难琐屑的习惯性画法,而用“墨戏”的简捷方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实验。如果说后一股力量来自于业余画家队伍,极大地刺激了文人画家们逐鹿画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勇气;那么,前一股力量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以其坚实而高迈的学术品位充实着文人画的价值理想。随着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上金元时代大批文人赋闲而成为画坛中坚,原来由画工和宫廷画师主宰的人物画及其叙事手法渐趋衰落,更多带有象征意味,富于表现性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繁荣起来,并且在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手中呈现为水墨写意形态,从而与非文人画往往重色彩、多工致的情形拉开了明显距离。 元初的赵孟頫是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枢纽人物。在他的启示下,元季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的山水作品,建构了文人画的规范图式,并以高情逸致的价值取向和书法化的笔墨趣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明中期由沈周、文徵明领衔的吴门画派的兴盛,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陈淳、徐渭那种注重主观表现色彩和即时把握方式的纵逸画风,标志着文人画图式在花鸟画领域的确立。从此之后,文人画以压倒性优势入主中国画坛,使得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也多以沾溉文人画余泽为荣。 变化是永恒的存在。文人画之所以区别于常规绘画,是以其“畅神”“适意”“自娱”“寄乐”的私密化、书斋化取向为价值内涵的。然而,随着它的规范图式渐趋确立,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自适自娱、私交酬唱变为面向大众、走入市场,公共化和普适化这种曾经作为文人画对立面的价值选择,便又重新占据文人画发展的主导地位。从扬州八怪到海上画派,文人画的谐俗色彩日益浓厚,而非文人画家对文人画的攀附吸收现象又愈演愈烈,文人画与非文人画在艺术形态上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经过20世纪的巨大社会变革,传统士大夫为现代知识分子所取代,中国文人画这个世界艺术史上的孤例,也就走向终结期。 (摘自卢辅圣《超越的艺术——中国文人画简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有顾恺之等这些士大夫参与绘画,文人画才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篇章。 B.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大家和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 C.以文徵明等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兴盛是建立在赵孟頫的山水画作基础之上的。 D.文人画规范图式确立,社会影响力扩大,使公共化和普适化成为了文人画发展的主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它走向终结的原因。 B.文章把文人画独立的关键归功于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这两股力量分别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和业余画家队伍。 C.文章认为文人画以压倒性优势入主中国画坛的标志是文人画图式在花鸟画领域的确立。 D.“变化是永恒的存在”一句中的“变化”具体指文人画的价值取向和与非文人画界限的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历朝历代文人参与绘事,就不可能诞生璀璨耀眼的中国文人画。 B.金元时代文人画作与重色彩、多工致的非文人画拉开距离,说明金元时代的文人对文人画的独立起了重要作用。 C.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多以沾溉文人画余泽为荣,可见非文人画已经退出当时中国美术的舞台。 D.文人画如果固守私密化、书斋化的价值取向,就难以面向大众、走入市场。 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