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8 22:20
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
袁济喜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自然与人格建设之间可以相通,是出于这样一个直觉的,这就是认为天人之间异质而同构,可以互相感应。在《易传》中,这种观念已经十分明显。《易传·说卦》的作者提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与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作者认为人与天的结构相同,不但表现在道德品质与人格境界上,而且在生理上也十分相似。这种说法将人放在自然天地中加以考察,使自然与人格的联系有了一种方法论的依据,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论有它的合理性,它启示人类自身保持与自然的血脉,防止人格的孤绝,犹如现代工业社会中造成人与自然的分裂一般。古代思想家除了论证人在生理方面与天地相似外,还从人格与情感上,说明天人之间的会通。董仲舒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与天的春夏秋冬相对应:“春,爱志也;夏,乐志也;秋,严志也;冬, 哀志也。故爱而有乐,乐而有哀,四时之则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天与人的感情融通与感应是由“气”作为中介来传递的,“气”是一种生命的因素与旋律,它穿通自然与人类,使二者虽属不同的种类而能互相感应。这种直观论启示后来中国的艺术家将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视为有灵之物,与人的感情相对应,与人格相沟通,使文艺创作情景交融。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美学家心目中,自然与山水不是如西方人那样,是主客体相对峙的对象,而是人格与情感气质都可以互相沟通的对象,自然以其风韵感染人,人反过来也可以将其拟人化,从而形成一种自然的人化关系与移情功能。《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曾将这一互动过程说得十分生动形象:“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清代文人李渔说:“故知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使山水与才情判然无涉,则司马子长何所取于名山大川?”(《笠翁文集·梁冶湄明府西湖垂钓图赞》)他认为人的才情与山水是可以相互酬答的,司马迁写作《史 记》有赖于早年游历山川的经历。在这种自然与主体的应答过程中,人格的能动作用非常重要,它需要作者主体性的投入与发现,没有这种审美人格的觉悟,对象也就失去了美的价值。东晋文人袁嵩《宜都山川记》中述自己观三峡壮景云:“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往欣然,始信耳闻不如亲见矣。其叠嶂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词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 ,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袁嵩慨叹山水之美有待于人类的发现,而这种发现又与人格素养有关,对于没有山水欣赏眼光与胆魄的人来说,三峡之景只是恐怖的对象,而对于人格修养较高的人来说,三峡的壮丽之景却可以成为观赏的绝美之景,山水有待于“知己”。另一方面,山水自然以其秀美的风韵,也会提升人的心灵与人格。《世说新语·言语篇》记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奔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顾恺之与王子敬两位名士在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他们产生了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的感觉,精神与人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提升。魏晋名士将自然视为生命之物的观念,使得山水能够主动地进入人的审美视野,与人的主体心灵相呼应、相交流,浸润人的心灵与人格世界,产生艺术之美所不具备的美育功用。(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有改动)
1.下列不能直接说明人与自然相沟通的一项是
A.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当如是。
B.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人之间异质而同构,这种理论是符合现代科学的。
B.现代工业社会中造成人与自然的分裂,而天人相通的观点可以防止人格的孤绝。
C.天人对应、沟通的观点,使艺术家将自然万物看作有生命有灵魂的东西,从而创作出情景交融的作品。
D.山水需要“知己”,而具有较高人格修养,懂得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就是它们的“知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自然与人格建设之间可以相通,正是出于这个直觉,所以他们认为天人之间是异质而同构的。
B.在自然与主体的应答构成中,自然与主体的地位并不是同等的:自然并无主动性,自然之美有待于主体性的投入与发现。
C.魏晋名士能够让山水与人的心灵相呼应、相交流,使自己的心灵与人格得到山水之美的浸润,是以他们将自然视为有生命之物为前提的。
D.三峡在不同人眼中有着不同的景象,说明山水之美有待于人的发现,同时这种发现又与各人的人格素养有关。

参考答案
1.B(其他几项都是将自然拟人化,从而能够与人交流。而B项运用比喻手法写景)
2.A(“天人之间异质而同构,这种理论是符合现代科学的”这种说法在文中根据不足,文中只是说“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论有它的合理性”)
3. A(因果关系颠倒)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