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历代儒家的“知行观”》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6-30 16:41
历代儒家的“知行观”
吴光
①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②《尚书•说命中》记载了傅说说过“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话,反映了先秦已有“知易行难”之说。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种,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实际上是主张以行为本的。子思著《中庸》引孔子论“知行”之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是明确将知行问题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荀子•劝学篇》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命题,可以说是“知行合一”说之滥觞,但先秦儒家还没有系统的知行观。
③汉代王充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即便是圣人也不能“神而先知”或“生而知之”;知识的真伪必须通过事实的检验才能证实,即所谓“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但他对知行关系未作深入探讨。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的观点,认为“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陆九渊也有“致知在先,力行在后”的观点。 
④王阳明则针对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其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⑤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放在“行”上。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这是深得阳明良知心学精髓的精辟之论,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注脚。
  ⑥以上种种知行关系说,本质上都是在讨论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关系,它更重视的是德性之知与伦理、政治之行,而非纯粹意义上的知识之知与科学实践之行,因而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与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行观是根本不同的。
  (选自2017年04月10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比较深入的探讨了“知”与“行”的关系,形成了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许多认识。
B.子思在《中庸》中把知行问题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指出了人生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即做到“知耻”,并且“好学”、“力行”。
C.王充虽然没有深入探讨知行关系问题,但他认为,包括圣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是“学而知之”的,只有事实才能检验知识的真伪。
D.朱熹和陆九渊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都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针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时期,傅说、孔子、子思和荀子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的知行观,虽然还不够系统,却是“知行合一”说的起源。
B.第⑤段引用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的言论,是为了证明“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放在‘行’上”。
C.阳明后学的黄宗羲深得王阳明良知心学的精髓,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的思想作了最好的解释,堪称精辟之论。
D.文章阐述了先秦知行观、汉代知行观、宋代知行观以及王阳明的知行观,并指出它们与西方的知行观在知识论意义上有本质的区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阳明认为,知行只是一个认知与实践的过程,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割裂,知是行的出发点,指导行的;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
B.王阳明认为,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是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实质上,这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C.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融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本质上属于道德人文哲学范畴,因为他把“知”放在“行”的实践之中。
D.从本质上说,儒家的种种知行关系说,重视的并不是知识之知与科学实践之行,而是德性之知与伦理、政治之行,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

参考答案
1.B. (张冠李戴,应是孔子的言论。)(3分)
2. A  (扩大范围,《荀子•劝学篇》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命题,是“知行合一”说的起源,)(3分)
3.D  (过于绝对,并没全部否定,否定的是“纯粹意义上的”。)(3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