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线装书 聂鑫森 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老教授楚大音,忽然拼力地睁开了眼睛,然后说:“我要看电视!” 这是高知住院楼中的甲等套房, 医生经过会诊,断定楚大音辞世就是这两天了。心脏衰竭、糖尿病、肺气肿……诸病相煎,已经是灯干油尽,任何治疗都不起作用了。医生都很奇怪, 楚大音十年前就身患重病,居然拖了这么长的岁月,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听到老爷子说“我要看电视”时,年届60的儿子楚继声,疑惑地望了望医生和护士。楚大音又说:“我要看阮欣!” 楚继声说:“父亲,阮欣上北京去开公安系统的表彰会去了,几天前到这里来向您辞过行,您不记得了?”“我怎么不记得?”楚大音显得很生气,伸出瘦伶伶的右手挥了挥,说,“他说按安排也要在会上介绍经验……中央台会直播的。” “父亲,您就好好地躺着吧,阮欣的讲演还没到时间哩。” “不!我不休息!” 医生说:“让老爷子看看电视吧。我们都在旁边守着。” 楚大音孩子似地笑了。医生和护士替老爷子穿好衣服,连人带被子一起抬到客厅的沙发上去,随即又打开了电视机。在这一刻,楚大音似乎变了一个人,昏暗的眼神蓦地亮了起来。直播节目还没有开始。 “继声,你记不记得,我们家住在曲曲巷的那个小院子,还是解放前我出了两本书得了稿酬买的。” “记得,父亲。” “解放后,大学里建了宿舍楼,要我搬,我不愿意。在这里我写了好多书,写了好多古籍校勘方面的论文。一院花木,几大柜历年积攒的珍稀古籍,我的心好满足。” “父亲,您少说话,养养神。” “不,我不累。我知道我要走了,就想看看阮欣。” “我知道。1978年您平反昭雪,我们全家陪着您到外地去看几个老朋友,谁知家里失窃了,偷去了您百来种珍稀古籍。我们刚到家,阮欣就来了。他那时才18岁,是派出所新来的警察。” “我那年正好60岁,一下子就急病了。阮欣对我说:您别急,我会按着您开出的书目,把书给您找回来。又说:您是学术带头人,好多学生等着听您的教诲,好多学问等着您去做哩。” “您当时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您相信人民警察说话是算数的。” 楚大音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说:“那是的,他通过发内部通报与各地公安部门建立联系,抽空访问本地的古旧书店,关注外地各拍卖场的情况,一套一套、一本一本地把书作为‘赃物’收缴回来,然后再送到我们家。他居然知道我的字是‘默之’,名与字取自老子的‘大音无声’。他每次送书来,都称我‘默之先生’,真是个儒雅的后生子!” “一年年,一月月,书陆续找了回来,您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地增加。当年18岁的阮欣如今也快进入知天命之年了,但为您找书的事却一直没有耽搁。” 楚大音的眼里忽然有了泪水。 “继声呀,到十年前,我一算,就只一本宋刻《孟东野诗集》没有找齐了,我对这位小友心存感激。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累狠了,十年前我身患多种疾病,好几次入院抢救,按理说走也走得了。可阮欣对我说:‘默之先生,您一定要等我把最后一本书找回来,您如果走了,就是不相信我了。’就为了相信他,就为了等这本书回家,我硬撑着活到了88岁。我怎么不相信他呢,即使找不回这本书,他也已经尽心尽力了。” “父亲,他肯定能找回的,那是一本多好的书。当年,您总是拿给我看,说它的版式、装帧、刻印无一不精,是一件宝贝。” 楚大音说:“继声,这些珍稀古籍我已列好了书单,最后一行写着《孟东野诗集》,并标着‘暂缺’二字。我去后,你记住把这些好书捐赠给江南大学图书馆。” “父亲,我记住了……”楚继声喉头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 电视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穿警服的中年人。 楚大音几乎喊了起来:“你们看,是阮欣,我就觉得我还可以见到他。” 阮欣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用带着湘潭口音的普通话,讲述他和战友们的先进事迹。 客厅里变得异常宁静。楚大音在阮欣的讲述声中,极其疲倦及其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沉入到一个永恒的梦中去了……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在殡仪馆的一个大厅里,正准备举行楚大音教授的追悼大会。身着警服、臂戴黑袖章的阮欣,行色匆匆地走进了大厅,他双手捧着一本古旧的线装书,封面上竖行印着五个楷体墨字“孟东野诗集”。他一直走到摆放着楚大音骨灰盒的灵台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后,小心地把这本线装书放到骨灰盒的前面。 楚继声走过去,紧紧地握住了阮欣的双手。阮欣悲伤地说:“这本书早就找到了,为了默之先生能带着希望活得更长久一些,我没有交给他。现在,我来交还,他已经看不到了,请您原谅。” 楚继声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身患重病楚大音居然拖了这么长的岁月,“居然”说明了楚大音的生命奇迹连医生都感到意外,同时也为读者设下了一个悬念。 B.出于对警察的信任,出于对阮欣的信任,更出于对《孟东野集》的期待,身患多种重病的楚大音从60岁一直硬撑着活到了88岁。 C.“楚大音在阮欣的讲述声中,极其疲倦及其安详地闭上了双眼”,这表明了楚大音在死的时候十分的满足,是没有留下遗憾的。 D.“楚继声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一方面是对于父亲楚大音的离世而伤心落泪,另一方面也是被阮欣的良苦用心感动而落泪。 E.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通过楚大音与楚继声父子的对话方式回忆了楚大音与阮欣的相识、相交的过程,展现了阮欣的形象。 8.在捐赠给江南大学图书馆的书单中,楚大音在《孟东野诗集》后面并标着‘暂缺’二字,结合文意,说说“暂缺”的含义。(4分) 9.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阮欣,有人说是楚大音。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7.AD(选对一项得2分。B项中的“身患多种重病的楚大音从60岁”说法不正确,应是“十年前身患重病”。C项中的“十分的满足,没有留下遗憾的”理解不准确,应当还是留有一点遗憾,如没能看到阮欣,也没能看到《孟东野集》回归。E项“倒叙的手法”说法错误) 8.一是指在捐赠的书中没有《孟东野诗集》(2分),二是表明楚大音坚信阮欣一定会找回《孟东野诗集》这本书,只是暂时缺失(2分)。 9.答案示例一:主人公是阮欣,从情节看,主要围绕阮欣展开,写阮欣与楚大音的交往及阮欣寻找失窃的书(2分);从人物形象上看,文章正是借楚大音之口来塑造阮欣作为一个人民警察的尽职尽责和聪明睿智的形象(2分);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前面从侧面描写阮欣寻找书,小说结尾从正面描写阮欣归还书,两相对照,造成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余味悠长(2分);从主旨上看,小说表现了人民警察真切关怀人民,忠诚地为人民服务的主旨(2分)。(答到3点即可,他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二:主人公是楚大音,从篇幅上看,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直接写楚大音(2分);从情节上看,小说主要写了楚大音勤奋做学问,教诲学生,捐献古籍等事件(2分);从人物形象上看,小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勤奋坚强、无私坦荡、学问渊博的知识分子楚大音形象(2分)。(答到3点即可,他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