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作家与说故事的人》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31 11:01
作家与说故事的人
(加拿大)玛格丽特•艾特伍德
长久以来作者惯用的招数之一,就是假扮成口述的讲故事者,例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 事》便创造出一堆滔滔不绝的男女,扮演他自己所要讲的这个故事中的说故事之人。此外, 你一定也读过书评说某某作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吧?作家找到的当然不是声音,而 是一种书写文字的方式,能够制造出声音的幻象。
但不管哄骗读者的本事再高明,作家跟说故事的人终究不同。首先,他或她写作时是单 独一人,但传统的说故事之人则否。说故事的人就像演员,必须跟现场观众听众即时互动, 其艺术是表演性质,表演工具是说话的声音,再加上表情和手势的辅助。如此近距离接触, 意味着说故事的人必须谨守若干分寸。要是惹毛了听众 ——讲太多渎神或猥亵的话,或者骂 到听众的家乡或景仰的领袖或族群,等等,你就可能被砸个满头烂水果,甚至遭到拳脚交加。 就这一点而言,写书的人跟涂鸦艺术家一样,都比说故事的人自由:他不必待在那里等观众读者的反应。作家可以在书出版问世时跑去度假,避而不读书评。反正作家也不真的关心书 评 ——因为已经太迟了。等到书印出来的时候,内容早已敲定,木已成舟,作家的工作已经 结束。内行的书评或许对他的下一本书有帮助,但是已经出版的这一本呢,就只能在这邪恶 的大世界里自求多福了,小可怜
故事讲到一半,说故事的人可以有限度地临场发挥,例如加油添醋,岔出去讲别的,或 者添加细节,但他不能回过头去修改故事的开头,除非等到下一场。一如在戏院里看电影, 他的故事是单行道:你不能往回翻到第一页,将整个故事大加变动。然而作家就不同了,他 可以把草稿一改再改,像福楼拜那样辛辛苦苦修整句子,苦思最适合的,任意删改人物的名 字,甚至可以删掉整个人物。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说,文字的质地和整体的通顺一致对小说 家比对说故事者重要。一流的说故事者可以口吐莲花临场发挥,但通常都要依赖现成的句子 和比喻,就像存着一批文字工具,必要时就抽出来用。他们不太担心用词重复,只有作家才 得在校稿时仔细检查,抓出无意间重复使用的词。这并不表示作家比说故事的人更有学问、 更谨慎,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面比较有学问而谨慎。
两者的对象也不同。对说故事的人而言,听众就近在眼前,但作家可能永远也不会见到 或认识读者。作家和读者看不见彼此,唯一能看见的是书,而读者拿到书的时候作家也可能 早已辞世。口述的故事不会随着说故事者一起死去:很多这类故事都已流传千百年,从一地 传到另一地,从一个世纪传到下一个世纪。但故事的某一特定面貌 ——也就是某一特定个人 讲述的方式 ——确实会跟那人一起死去,因此故事会随着讲述者不同而改变。故事不是在人 手之间传递,而是从口到耳再到口,如此继续移动下去。
书可以比作者活得久,也会移动,也可以说是能够改变。但改变的不是说故事的方式, 而是阅读的方式。许多评论家都说过,一代代读者重新创造文学作品,在其中找到新的意义, 使其历久弥新。书本的白纸黑字因此便如同乐谱,本身并非音乐,但当音乐家演奏  ——或 者如大家所说的“诠释” ——它时,便成为音乐。阅读文本就像同时演奏并聆听音乐,读 者自己变成了诠释者。

16.作家与说故事的人有哪些不同?请简要概述。(6 分)
17.结合文本,阐释划线句子的内涵。(6 分)
18.联系全文,简析读者应如何阅读作家的故事。(6 分)

参考答案
16.写作状态的不同。作家单独写作,不依赖互动与评论。说故事的人进行表演,与观众 互动。 对故事的驾驭和文字的要求不同。作家可以修改调整故事,对文字的要求也更高。说故事 的人只能有限度地发挥,文字要求也可降低。 对象和传递方式不同。作家看不见读者,故事通过书传递。说故事的人和听者彼此看见, 故事口耳相传。 每点 2 分
17.书出版时,内容、质量已经确定。 内行的书评可能对作家以后的写作有帮助,但无助于已出版的书。 已经出版的书,只能自行接受读者的检验。 每点 2 分
18.关注故事本身的内容和质量,仅将书评作为参考。 关注故事的整体和文字的质地。 在故事中找到新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诠释。 每点 2 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