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信 乔显德 这是三十年前的一个故事。那时候,我刚刚当兵,当时,部队里没有外线电话,更没有手机,遇到急事的时候,就到邮电局发封电报,平时,想和家人或亲朋好友交流交流,沟通沟通,只有通过书信这种方式,书信成了我们每个军人盼望得到和寄托思念的唯一方式。 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刚下到连队,我们这些个新兵就急着给父母、未婚妻、同学、亲朋好友写信。一晃十几天过去了,新兵们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家里来信,只有王成森脾毫无动静,他躲在一边发呆。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想家了?”他涨红了脸,鼓起勇气说:“想家是有一点儿,但主要是愁自己不会写信。”我听了一怔,眼前的战友是一位很帅气的小伙啊,平时夸夸其谈,怎能不会写信呢?连信都不会写的人,是怎么当上兵的呢? 一向口若悬河的他嗫嚅地说道:“咱俩是好兄弟,你就帮我写封信吧,问问家里怎么样。”看他那十分难堪的表情,我当即答应了他“行,连队如果没有别的安排,今晚就写。”这天晚上,我帮他写了好几封信,给父母的、未婚妻的、亲朋好友的……第二天盖上“军人免费”三角章就发出去了。 王成森终于收到来信了。这天,他到连部通信员那里去取回了写着“王成森”字样的两封信,连蹦带跳地向我跑来,他的意思我明白,是在恳求着我帮他读信,我打开了信,一封是他父母写的,上面就是歪歪扭扭的几行字,内容是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心,在部队要好好干等等。一封信是他女朋友写来的,信纸折叠得新颖别致,打开一看,一手娟秀的钢笔字恰到好处地躺在红格字信笺上。我问王成森:“你女朋友什么文化程度?”他回答说:“高中毕业。”我问:“干什么工作?”他说:“民办教师。”我问:当兵之前,你对象不知道你不会写信吗?”王成森说:“当兵之前经人介绍,我们刚刚认识,相互都不太了解,说到了部队加强通信联系,她问我什么文化程度时,我红着脸说是初中毕业。”我开始为他读信,读着读着,我就感觉不对,他女朋友在信中质问:“是不是把我给忘了?为什么四个多月才给她写信?假若我不配,我也不高攀,你可以找个比我更好的!”读到这来,王成森惊慌失措,心仪的女朋友提出分手,心里只有一线希望,那就是求我帮他继续写信,不让他女朋友知道自己不会写信的事。我就劝他说:“纸里包不住火,你不能瞒她一辈子,不如趁早分手,也别耽误了人家的前程。”这时的王成森胆量大了起来,说:“你帮我继续写着信,等我在部队混好了,也就对得住她了。” 不觉到了第二年,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赴云南前线执行战斗任务,我和王成森都写了请战书,到前线去了,为不让他女朋友知道我们上了前线,我就把家信套在信封里,让住在内地营房的战友盖上内地的邮戳发出去,做得天衣无缝。 在前线的时间里,王成森表现的异常突出,部队换防前,军区表彰了一批在前线作战的优秀士兵,我和王成森都荣立了三等战功。 王成森高兴得几乎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就追着我给他女朋友写信,我问怎么写,他说:“报喜啊!”我说:“你又没跟你人家说去了前线,她怎么会相信你立了三等战功?这回可就真露馅了,她猜测你在欺骗她,要是把以前瞒着她的事都抖搂出来,就不好收拾了!”王成森大胆地说:“不要管这么多,估计她一定会高兴的,何况我们家乡有政策,凡是荣立三等战功的战士都安排正式工作!”我按着王成森需要表达的意思,给他女朋友洋洋洒洒写了五页纸,写完了,王成森看也没看,就发出去了。 半个月后,王成森收到了女朋友的来信,信封鼓鼓囊囊的,打开信一看,竟写了八页信纸,信里一口一个“亲爱的”叫着,写得特别暧昧。我也不好意思全读出来,有些过于暧昧的词就跳过去了,信的落款“爱你的萍妹”。王成森听着信,心里美滋滋的,抿着嘴笑。 第二年十月,经过刻苦学习,王成森已经认识三千多个字了。这时,正好有一批三等功荣立者需要复员,王成森报了名,部队首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临行前,我为他送别,他感激地说:“要不是你给我写信,我的媳妇早吹了,谢谢你!”我说:“要谢!就谢你自己吧。” 后来,听说王成森顺利地安排了工作,和他的萍愉快地结了婚,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运用回忆的手法开篇,扼要介绍书信在当时通讯中的重要地位,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又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B.“平时夸夸其谈,怎能不会写信呢?连信都不会写的人,是怎么当上兵的呢?”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王成森鄙夷不屑的态度。 C.“信纸折叠得新颖别致,打开信一看,一手隽秀的钢笔字恰到好处地躺在红格子信笺上。”这些描写侧面衬托了王成森女友的形象美。 D.“你只管继续替我写信,等我在部队混好了,也就对得住她了。”王成森的这句话表现了他的政治上进心和折服未婚妻的坚强决心。 E.小说以“家信”为线索,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通过正面描写王成森的形象、语言、心理和行为。再现了特殊时期的一段社会生活。 8.“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的王成森是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7.AC 8.(1)“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增强了感染力;(2)“我”见证和直接感受了王成森的形象;(3)“我”的言行与见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9.(1)追求进步,他虽然没有文化,却积极要求参军。云南前线有战斗任务,他积极报名参战,并荣立三等功。(2)有胆识,他不会读信和写信,就大胆让“我”替他。面对女朋友的质疑,他大胆地对我说:“你只管写,我以后混好了,就对得起她了”。(3)学习刻苦,复员时,已经认识三千多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