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妩媚 卞毓方 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欢啭迎迓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 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突然蹦出来的。若干年前,我在三湘四水滞留过九载,其间,也曾两次云游湘西,记忆中,绝对没有他的存在。他是水面滉漾的波纹,早已随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离披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那年月,山林镇日沉默,阳光长作散淡,潭水枯寂淒迷;没有一帆风,因牵挂而怅惘,没有一蓑雨,因追念而泄密。 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站在沱江镇也就是凤凰县城的古城墙上闲眺,你会惊讶,泼街的游人,都是映着拂睫的翠色而来,然后又笼着两袖盈盈的清风而去。感受他们(其实也包括你自己)朝圣般的净化,饶你是当代的石崇、王恺、沈万山,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嫉妒,嫉妒他那支纤细的笔管究竟流泻出多少沁沁的芗泽,并由此激发感慨;与桃花源秦人洞后那似是而非的人造景点相比,这儿是真正的“别有洞天”。 (1).理解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第一段中“你便仿佛一头闯进沈从文的领地”,“沈从文的领地”指____________;②第六段“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倦游归来”指____________。 (2)沈从文是否属于“大器晚成”?作者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3)这篇文章用沈从文墓碑的碑文结尾,作用是: (1)阳面的剖白____________ (2)阴面的敬诔____________ (3)整个碑文____________ (4)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二段“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突然蹦出来的”意思为人们从不知道沈从文,后来,他突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B.第二段“他是水面滉漾的波纹,早已随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离披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这里采用比喻的写法,表现了沈从文有一段时间远离现实生活。 C.第三段“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这里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人们因敬仰沈从文的人品与文品,纷纷到他的故乡旅游。 D.第三段用桃花源秦人洞后的人造景点,衬托出诞生并滋养了伟大作家沈从文的凤凰县风景更美。明赞凤凰县的风景,实际上是在颂扬沈从文。 E.本文语言典雅,句式整散结合,音节和谐,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参考答案 4、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