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 谢家麟是谁?普通百姓也许不知道,但许多人一定听说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一我国继“两弹一星”后最重大科学工程的总设计师,便是谢家麟。 科研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 2012年2月14日,92岁的谢家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前来祝贺的众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的谢家麟院士诚挚地说:“最高科技奖是给个人的,也是给整个高能物理领域的。” “在中国自己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上开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曾经是中国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谢家麟回忆。 最终将理想实现的正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形似羽毛球拍的对撞机内,正、负电子束流不断“冲浪”,最终加速到接近光速,并在相互碰撞中揭示微观世界的科学奥秘。 1984年10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动工兴建,谢家麟是总设计师兼工程经理。当时,高能加速器是尖端技术,对撞机技术又是高能加速器中的尖端,国际上认为中国这一步跳得太大。然而,4年之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实现对撞。谢家麟当时曾赋诗一首来表达心情:“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虽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有点大胆。”谢家麟说,“但什么叫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路都摆在那儿了,你顺着走,还叫什么科研工作?科研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就是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 超前研究为未来奠定基础 上世纪40年代,谢家麟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转学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从此对粒子加速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曾出现了传奇的一幕。提问的教授要谢家麟对问题做出定性的解释,他却在黑板上即时推出了方程式,解决了问题。这完全出人意料,谢家麟被要求暂时回避。等他再进屋时,教授们已伸手祝贺他博士答辩通过。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们摩拳擦掌,预备回国一显身手。然而,谢家麟在归国途中却被拦下并禁止离境,直到1955年才回到祖国。 而这次长达4年的滞留,促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使用高能电子束流治癌的加速器的诞生,也打磨出一个优秀的粒子加速器专家。 当时斯坦福4位教授级的专家也接了同样的研制工作,而两年后,谢家麟的医用加速器率先建成,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当他1979年重访美国芝加哥费米国家实验室时,那台加速器仍在运转之中。 “这件棘手的工作,使我得以从头到尾亲自解决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和应用的全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累了经验,也建立了不懂可以学懂的自学信心,并懂得了培养年轻人要委以重任的‘压担子’的道理。”谢家麟回忆说。 1955年回国后,谢家麟带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用8年时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30MeV的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保障和检测手段。 崇尚“细节决定成败” “谢先生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竞争,一个是超前。”熟悉谢家麟的冼鼎昌院士说,他所做的工作总是具有前瞻性。 70余岁时,谢家麟致力于一种新型光源——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并在亚洲第一个研制成功。新世纪初,已是耄耋之年的谢家麟将电子直线加速器几十年沿用的三大系统精简为两个系统,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 “创新是人的本性。”谢家麟认为,“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能够产生新思想,并能克服困难,把思想变为现实,这样才能攀登世界的顶峰。” 谢家麟常引用“要发现新东西,必先做出新东西”的科学谚语,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边干边学。 他崇尚“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问题可能是由于设计、加工、调整的不当,也可能昭示新现象的存在。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支柱之一,而这却是研究射电望远镜噪声时发现的”。 谢家麟的长子谢亚宁也从事高能物理的研究。他说,父亲给他的最深印象,是对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伟大人物,可以原谅,那是机遇和能力的问题。但不能成为一砖一瓦,那是不可原谅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谢家麟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92岁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认为这个奖不仅仅是给个人的,也是给整个高能物理领域的。 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行文,介绍了谢家麟不同时期的经历和研究成果,展现了谢家麟在科研工作中的巨大成就。 C.文章在表现人物时,注重对材料的选择,以记叙性的材料为主,以评论性的材料为辅,正反结合,全面表现人物特点。 D.“细节决定成败”是谢家麟在研究工作中崇尚的一种理念,体现在他“两弹一星”、电子对撞机等具体科研项目中,并融入他的性格之中。 E.“创新是人的本性”,谢家麟在科研中表现出极大的创新精神,他超前研究,勇敢探索,充分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风范。 解析:选AE。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行文”错误。C项,从原文看,应是正面材料和侧面材料结合,不是“正反结合”。D项,“两弹一星”不是谢家麟的研究。 7.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谢家麟赋诗“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虽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首诗的深刻内涵。(6分) 答案:①这首诗把对撞机比作利剑,“十年磨一剑”终获成功,表现了谢家麟对自己多年辛苦工作的肯定以及成功的喜悦;②“虽非”则表现了他永不满足的精神,现在取得的成绩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③“抑猖狂”说明这一成果富有意义,能够压制其他国家的嚣张气焰,助长自己国家的气势。 8.“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是文章的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这一标题的妙处。(6分) 答案:①这句话具有哲理意味,引人瞩目,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用传主谢家麟的名言为标题,彰显传主的性格特点;③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表现传主的创新之路。 9.这篇传记以谢家麟的儿子转述父亲的话“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伟大人物,可以原谅,那是机遇和能力的问题。但不能成为一砖一瓦,那是不可原谅的”作结,意味深长,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答案:①这段话是说,能否成为伟大的人物,有着机遇和能力方面的原因。但不能踏实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是不可饶恕的。②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谢家麟成功的原因,说明他重视基础工作,一生谦虚,时刻将自己作为国家建设的一砖一瓦,突出了谢家麟的奉献精神。③这段话通过谢家麟的儿子之口说出,说明谢家麟的精神已经影响到了下一代,谢家麟是一个标杆,是一个榜样。④以这段话作结,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意义,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对读者起到了激励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