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马季 马东 ①我父亲马季,原名马树槐。 ②父亲从小家境并不好。祖父早逝,兄弟姐妹四人的生活全靠奶奶一人支撑,不得已大伯和我父亲读完“高小”就出去当学徒。父亲到上海当了一名学徒,虽没有学到什么,但是他独立的生活从那时就开始了。回到北京正值解放,他重入学校,读完了初中。后来他考进了北京市新华书店,先后在王府井、海淀等多个分店工作。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在文艺方面的天赋逐渐显露在业余生活中。 ③当时,相声刚刚从天桥的酒馆茶棚中走进正规的剧场,旧时代的艺人们也经过政府的“整编”结束了长期不稳定的卖艺生涯。相声作为一种北方传统的曲艺形式从难登大雅之堂一跃而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其中重新整理传统节目、去糟粕、取精华的工作是很繁重的。业界的几位艺术大师在这方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使相声作为老少咸宜、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开了。 ④我不能确定是受这种普及的影响,还是以前父亲就“钟情”于相声,但他在这方面的天赋是无可否认的。一九五六年的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演对于父亲的一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那次会演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他的才华也被许多行家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已故相声表演艺术大师候宝林先生。侯先生的盛赞和收徒的愿望,为父亲进入广播说唱团这个曲艺界第一流的专业团体铺平了道路。 ⑤天才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勤奋来体现,我父亲在他的事业上是一个勤奋的天才。当时我家住在西城马相胡同,说唱团就在石碑胡同,两地相距不到一公里,骑自行车就几分钟的路,可是父亲在团里排练和搞创作,经常几个月才回一趟家,落了奶奶很多埋怨。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父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传统节目的熟悉,对于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的掌握,对于触类旁通的其他曲艺形式的了解,他在同一代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⑥如果把五十年代看作新旧相声的分水岭,那么新相声最大的特点是作品的创作。父亲在掌握传统的表演技巧后,大胆地将这些技巧加进了他自己的创作中。据我所知,父亲的处女作应该是一个叫《打篮球》的相声,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作为处女作《打篮球》也是很成功的。其后,父亲自己的风格也逐渐确立,他主张相声讽刺与歌颂并举,创立了歌颂型相声的美学原则,这一突破为相声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良多。 ⑦假如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历史会改写,许多中国人的命运会不一样。我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饱受摧残,身心俱疲,他一共去过两个干校,第一个是在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后来,全部撤回关内,重设在河南淮阳地区。当时中直机关的干校农场都在那一带,史称“关内第一大场”,生活极为贫苦。相声在“文革”属于“四旧”,十年浩劫,百业待兴,对相声艺术来说,更是毁灭性的灾难,“文革”结束,相声艺术“从头收拾旧山河”。当时很多和父亲一起去干校的演员都以为这辈子再也干不了本行了,可是年迈的父亲相信总有一天相声能回到舞台上。 ⑧随着“四人帮”的倒台,相声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掀起了高潮,《舞台风雷》《新桃花源记》等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段子。 ⑨几十年来,我父亲创作大小三百多个相声作品,门人弟中有姜昆、赵炎、冯巩、刘伟、黄宏……活跃在各种舞台上。他自己则依然在不断地创新,他的艺术生涯还没有画上句号。 相关链接: ②一九七七年在人民大会堂的国宴上,叶圣陶老人兴冲冲地端着酒杯走到马季桌前祝酒,连声夸赞“新桃花源记”:“马季呀,相声就是要写这样的。好!有知识,有意思!来,祝你成功!……”侯宝林则评价到:“别人都是木头,只有马季是块玉。”鉴于马季对相声艺术的卓越贡献,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马季先生“人民曲艺家”称号。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马季的名字和家境等信息,其作用是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介绍马季成为成功相声人作了铺垫。 B.“马季呀,相声就是要写这样的。好!有知识,有意思!来,祝你成功!……”叶圣陶的话表明马季最终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赞赏。 C.马季在事业上很勤奋,尽管家与说唱团相距很近,但经常为了排练和创作,几个月才回家一趟,这也使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D.马季理想的人生境界和姜昆、赵炎、冯巩一样,他们都认为:艺术要不断创新。并且他们依然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E.文章在讲马季的人生经历时表现了马季的人生态度,这种由外及内的写法,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规律。 (2)马季在相声艺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3)相关链接中,引用马季的原话和他人对马季的评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马季在相声艺术生涯中不断追求创新,结合全文并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CE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项,作用表述不当,介绍马季的基本信息是人物传记的特点,没有“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一说。B项,叶圣陶的话表明马季的相声得到叶圣陶老人的认可和赞赏,并不能够证明他获得了“大众”的认可。D项,文中只是马季本人认为“艺术要不断创新”,没有提到姜昆等人关于艺术创新的境界。) (2)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②在相声艺术方面有独特的天赋和才华。③勤奋努力。④得名师教导。⑤对相声热爱并始终充满信心。⑥不断创新。(每点1分,共6分) (3)①引用传主的原话,体现了作品的真实性,直接展示了马季直率、对相声充满热爱的特点。②引用他人的评论,体现了作品的客观性,也从侧面表现了马季在相声艺术方面的成就;③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马季先生的独特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每点2分) (4)(一)①成名前,父亲在掌握传统的表演技巧后,大胆地将这些技巧加进了他自己的创作中。在其后,确立自己的风格后,他又主张相声讽刺与歌颂并举,创立了歌颂型相声的美学原则,这一突破为相声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良多。 ②成名后,尽管自己的弟子活跃在各种舞台上,但马季总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创新,他的艺术生涯还没有画上句号,他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每点3分) (二)②当今社会中有些人并不懂得创新的内涵,一直在模仿别人,最终只能邯郸学步,无法取得发展。我们应学习马季先生在事业上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不断接受新事物,提高自己,丰富自己。(2分)(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