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作者把酒婆醉酒后的形态写得如此动人,与前文“头发乱,脸色黯”的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喝酒能让人洒脱。 B.“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这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酒婆在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不时念叨酒婆,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酒婆“不贪解馋”“不多事”,也“从来没赊过账”,可算得上真正的酒鬼。 D.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酒婆、酒馆老板、首善街的其他人等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E.本文的结尾颇耐人寻味,在老板的别扭中,我们慢慢探寻到作者对以作假为常态的社会的揭露与嘲讽。 (2)小说开头的场景有何特点?场景描写有何作用?(6分) (3)文中第3段画线的句子在描写人物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6分) (4)文章末段“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应如何理解?联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探究一下酒婆死亡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A D (A.酒婆的醉态透着悲凉,作者在这里描写其醉态也不是为说明“喝酒能让人洒脱”。D.本文主题并非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对虚假的病态社会的揭露与反讽。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的5分) (2).场景特点:简陋,嘈杂。(2分)场景描写的作用:突出了下层人民的贫困和思想的麻木,营造出压抑的氛围,为酒婆的出场蓄势。(4分) (3).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撂”“接”“举”“扬”“翻”干净利落,一气呵成,(3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酒婆对酒的嗜好。(3分) (4).①借老板的困惑表达对虚假的病态社会的揭露与嘲讽。(2分)②酒婆死亡的直接原因是醉酒出车祸,(2分)但究其深层原因,则是死于以作假为常态的冷漠社会,死于贫穷而麻木的生活。(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