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新四军的枪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好,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就要求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B.在研制武器弹药时,吴运铎全身负伤100多处,既说明了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前线作战,也表现了吴运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兵工事业。 C.史沫特莱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在小坡上埋一块钢板,举起枪连开三枪,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从侧面表现了吴运铎和他的战友在简陋的条件下造出的枪支质量高。 D.吴运铎在拆卸美军投向日占区的未炸炸弹时,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吴运铎为研究武器不顾生命危险,表现了对党的忠诚。 E.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就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的精神和作品只在那个时代能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2)吴运铎一生为兵工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 (3)本文两次引用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各有何作用?(6分) (4)结合文本,探究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答案】答 B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A、E 不给分。 【命题意图】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解析】C 应是正面写的。A“就要求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错,应是“司令部的同志建 议”,E“只在那个时代”错。 (2) 【答案】①1938 年接受同志建议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造出的步枪不断运往前线。 (2 分)②1947 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研制炮弹受重伤,在病床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制造出新型的高级炸药。(2 分)③抗战时期,吴运铎便设计制 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一开火,日伪碉堡即刻土崩瓦解。他设计制造的枪榴弹,射程达 540 米,也很受部队欢迎。(2 分) 【命题意图】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吴运铎对兵工事业的贡献的信息,如“造出步枪、完成引信 设计、制造出新型的高级炸药、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等” ,然后适当分析概括, 组织答案。 (3) 【答案】①第一处引用传主的作品《把一切献给党》的话,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兵工厂条 件的简陋恶劣,与后文史沫特莱试枪形成对比,表现了传主为兵工事业做出的贡献之大。② 第二处引用传主的作品《把一切献给党》的话,细致形象地描述了传主受伤的惨烈情况,反 衬了传主对兵工事业的热爱,对党的忠心。(每点 3 分) 【命题意图】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解析】找到文中有关引用的段落,,如第一处着重描写了当时兵工厂条件的简单恶劣,第 二处重点写传主受伤的惨烈情况,联系上下文和传记的写作手法就可以做出答案。 (4) 【答案】①在研制武器炸药中,吴云铎多次负伤,左眼被炸瞎、左手 4 只指头被炸掉, 左腿膝盖曾被炸开,全身负伤 100 多处,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②受伤时不顾伤情,坚 持完成设计研究工作,甚至在病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体现了 坚强的意志。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送吴运铎去苏联治疗眼睛,回国后继续忙于兵工事业,表 现了他身残志坚。④吴运铎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在上世纪 50 年代脍炙人口,发行 达 500 余万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教科书。 (每点 2 分) 【命题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解析】本题要求“探究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原因”,这就需要探究吴 运铎和保尔·柯察金的相似之处,也就是都有哪些精神品质。我们知道保尔·柯察金是个身 残志坚的战士,他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并且著作有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故先梳理文中吴运铎的事迹和品质,再找出其与保尔的共同之处,即可组织好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