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围绕着客车被困,“大兵”送出了羊皮军大衣、羊剪绒的帽子、羊剪绒的棉手套、棉袄,换出了冻不透的大头鞋这些情节,歌颂了大兵的牺牲精神。 B.“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这些描写再现了环境的恶劣,为人物活动做了铺垫。 C.“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这些叙述表现出车上的人们除了“大兵”都是些自私自利、缺少互助精神的人。 D.“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表现了“大兵”为有人想着他,留下一些御寒的酒而心里发热、感动。 (2)小说的最后一个自然节是一个补叙,它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较详细地写了一个手拿打火机、要用200元买“大兵”大头鞋的男人和“大兵”的对话,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题目是“大兵”,但作者对这个称呼显然不满意,如果以“战士”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概括不全,“大兵”顶住将要滑下悬崖的汽车,是表现他具有牺牲精神的主要情节,是在舍己为人献出衣物基础上的升华。C.“都是些自私自利、缺少互助精神的人”,概括不当。D.理解不符合文意。“只有几滴酒”,表现了那些喝酒的人中有些人并没有考虑这个兵,他们没有给他剩下能够御寒的酒;大兵“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正说明如果有更多一些的酒留给他,他可能就不会被冻死。) (2)①使读者对人物有了更多的了 解,丰富了人物形象;②使读者对这些小战士多一些了解,增强了小说的社会价值;③使读者对这个年轻的士兵的牺牲精神更加感佩,深化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 (3)①他把“大兵”最后一件可以御寒的鞋子也给换走了,突出了那个男人极端自私的品行;②“大兵”用大头鞋换了酒,温暖了众人,突出了“大兵”舍己为人的形象;③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赞扬和鞭挞,突出了人物性格,深化了小说的主旨。(每点2分) (4)观点一:以“战士”为题不合适。①“大兵”这个词是人们的 通常的叫法,实际上表现出的是对这些小战士的不尊重;②小说中小战士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兵,当作为老百姓解难救济的一个兵;③就是这个“大兵”做出了挽救全车人生命的牺牲,这个词饱含着作者的深意。如果以“战士”为题,就没有了以上的效果。 观点二:以“战士”为题合适。①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一名小战士;②主人公的现身精神就体现了一名战士所具有的精神,而“ 大兵”这个称呼显得不协调;③用“战士”做题目直击献身精神这一主旨,而“大兵”这个称呼则不能直接体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