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小说《湖桥绝唱》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19 16:57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天成支书为村里人做了很多事,却无人理解他;他去唱戏,村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最终他倒在了戏台上,这场戏成了他的绝唱。
B.文章一开始就用一句话独立成段,颇具匠心。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为下文天成死在舞台上做了铺垫。
C.天成是个铁杆戏迷,以致他玩物丧志,在生产队分割财物时,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
D.市场萧条的时候,村民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水果卖一半扔一半,对天成有些猜疑,等到天成建成果品加工场后,猜疑便变成了深深的埋怨。
E.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远,既讴歌了天成这一类人的崇高精神,也警醒像村民一样的人看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对人不要一味猜忌。
(2)小说在刻画天成支书这一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有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分别是什么?这样的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样的看法?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1)BE(答B给2分,答E给3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项中“无人理解”处不妥;C项中“玩物丧志”不妥;D项中“猜忌”和“埋怨”位置不妥。)
(2)①嗜戏如命。他是远近有名的戏迷,唱戏扮相好,唱腔好,做功近乎专业水平。②精明能干。他带领村民致富,水果销路不好时及时建起果品加工厂。③默默奉献。独自扛着压力,默默承受村民的误解,最终因为帮村民致富而累死。(每点2分,共6分)
(3)线索:一条是天成唱戏的过程,另一条是天成办果品加工厂与村民产生的矛盾冲突。(2分)好处:①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强化了小说的主题;(2分)②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从不同方面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2分)(共6分)
(4)答案示例:观点一:不赞同。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结尾交代了村民们对天成支书的悼念,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小说结构更为完整;②从情感表现上看,结尾进一步表现了村民们对天成支书的爱戴和敬仰,以及作者对天成这类人的赞扬;③从主旨上看,结尾写全村人为铁妮生下的孩子取名为天成,暗示天成支书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深化了小说主旨。(观点2分,分析每点2分,共8分)
观点二:赞同。①从情节结构上看,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依然完整;②从艺术效果上看,结尾到真相揭开时戛然而止,情感更加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③从主旨上看,小说的主旨通过前面的故事情节已经能够完全体现出来。(观点2分,分析每点2分,共8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