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人声嘈杂的西川,车水马龙的西川,饭店林立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 19.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老态龙钟 20.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感觉到,张姓先祖的选址定居,注意到了山势的雄奇,却较少考虑到人居的困难。 B.在作者看来,那独特的地理因素和环境特点,是形成古村西川的“沉静”的重要原因。 C.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光顾,从而提高“人气”,这也成为所有的西川人现在最迫切的期待。 D.作品中说,“惟有眼前这片梯田依旧陈列似的”,反映出西川的“沉静”中缺一些生机。 21.结合文意,赏析第四段中的画线语句。(5分) 22.作品写到一位“老汉”和一位“老婆婆”,谈谈你对写这两人意图的理解。(5分) 23.作品以“西川的沉静”为题,结合文意解释“西川的沉静”的丰富内涵。(4分) 24.作品结尾,对于“人声嘈杂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这样一种假想,作者断言说:“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见解,请谈谈自己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9.(3分)C 20.(3分)C 21.(5分)参考答案示例: 画线语句运用整散句渲染色彩和线条,(1分)显示出作者在初次面对西川时内心的变化与起伏。(1分)既有对西川外在状貌的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描摹,(1分)也有对西川厚重历史的强大内心震撼力的凸显,(1分)突出地表现了西川的沉静带给作者内心强大的影响。(1分) 22.(5分)参考答案要点: ①作品中的老汉,对外界事物并无兴趣,淡然宁静。作为眷念故土因而不愿走出西川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淡然是西川继续“沉静”下去的真实依据。 ②作品中的老婆婆,希望多来游客,渴望有人气的充实生活。作为渴望西川与外界同步变化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焦虑是打破西川“沉静”的最大动力。 ③两位老人的存在,其实就是西川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状态的呈现。 评分标准:①②各2分,③1分。 23.(4分)参考答案示例: “西川的沉静”,指西川自然环境的特点:静寂、幽静和幽深。也指西川在现实状态中的人文特色:既有西川现实的寡淡、静默和衰老,也包括西川人内心的质朴、淡然和坚忍。 评分标准:三个方面,写出一个方面得2分,写出两个方面得3分,写出三个方面得4分。 24.(6分)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