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一举成名天下知》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4-11 21:11

相关链接
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中国北宋文坛“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歌赋、散文成就很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②苏轼的父亲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嘉佑元年,苏氏父子三人到了京城开封以后,先参加州府的解试,取得了被举资格后,再参加次年的省试。
B.苏洵所以受到欧阳修的赞赏和推荐,是因为举识、文章、性格符合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提倡 的新风尚。
C.苏轼在省试中,撰写的文章赢得考官一致赞许,但因考卷糊了名,看不出作者是谁,因而屈居第二名。
D.欧阳修语言苏轼成为文坛宗主后,无人会谈及自己,说明他知道自己是有识人之才,但学识不及苏轼。
E.北宋的政治、文学和哲学之所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以及和他同时期考中的那些文人的影响。
(2)苏轼中省试中有什么样的表现?主考官是如何对待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3)文中多次写了苏轼和欧阳修之间发生的故事,请分别概括并说说这些故事写出了苏轼怎样的特点。(6分)
(4)苏轼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并最终成为一代文豪,他的成功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传记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E项3分,B项2分,A项1分。(A项,“参加解试”的应是苏轼、苏辙兄弟;C项,归因不全,苏轼屈居第二名还有欧阳修担心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怕惹非议这个原因;D项,“学识不及苏轼”错误。)
(2)苏轼的表现:科考时作文一挥而就,(1分)语言明白晓畅,文意通达,见解独到深刻,(1分)能活学活用。(1分)
考官对待:主考官为之惊叹,(1分)不追究、不责怪苏轼杜撰典故,(1分)夸奖苏轼是真正的人才。(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省试时因为欧阳修误会,苏轼屈居第二。
②围绕尧帝用刑事例,他们坦诚交流。
③欧阳修准确预言了苏轼的成就。
写出了苏轼才高(才华横溢),机变(活学活用),名重(成就极高)的特点。
(共6分。概括三次,故事、特点每点1分)
(4)①要有天赋,自身条件重要;②要多读书,读书能帮助人步步登高,实现理想;
③不读死书,要能灵活运用;④做人要坦诚;
⑤要能遇到伯乐;⑥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共8分。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