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小说《门前的枣树》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28 20:54

7. 第(1)段划线句运用了顶真(顶针)修辞格,空间位置渐次明显,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8. 请简要分析小说第(13)段中“枣子”物象的作用。(2分)
9. 赏析第(16)段中加点词“熬”的精妙之处。(2分)
10.阿强去世的明确信息到(19)段才出现,但在这之前有很多出伏笔,请从“我”的角度,找出三处相关语句。(用原句作答)(3分)
11.该文是如何描写陈阿婆的?(6分)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枣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起着线索作用。
    B.对陈阿婆曾经的男人的身份的插叙,增加了小说的厚重感。
    C.小说设置了一个悬念,那就是陈阿婆为何站在树下凝望。
    D.陈阿婆的故事虽然悲伤,却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

参考答案
7.该句将陈阿婆比喻为雕像、枣树(1分),先处于(耸立)枣树的下面,后位于(屹立)房屋的门前,空间位置渐次显示,形象渐次高大(1分),从而突出了作者对阿婆的敬意(1分)。
8.①(被打落地的、青色的枣子)象征着陈阿婆爱情的苦涩(爱情的终结、情感的破裂) ②(被打落地的、青色的枣子)推动情节的发展——孤苦一人抚养阿强(男人离去)
9.“熬”一词化虚为实,强调动作持久(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对阿婆的榨取摧残(折磨)(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劳累艰辛对阿婆的打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婆多年来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10.①不知为什么,每次见到陈阿婆,我的心酸溜溜的,不知啥滋味。
②母亲身体不好,所以我每月从市里回老家看望,其实不仅仅看她,很大程度也是看阿婆。 ③我很想说点什么,却不知说啥好,看着阿婆的眼神,我的心一阵疼痛,嘴边的话咽进肚里。 ④我顿时泪如雨下,哽咽地说:“放心,我一定给阿强哥送去。”    (一句1分,任意3句即可)    (答“我扶着阿婆,凄然地说:‘阿婆,想阿强哥了?’”不得分)
1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1分),通过描绘陈阿婆的肖像、动作、语言(1分),表现出阿婆的慈祥,坚韧(1分)。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1分),通过我的观察、我娘的讲述(1分),表现出阿婆的善良,担当(1分)。
12.C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