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有删改) 19. 文中第①段提到的“修禊”是古代一种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下列关于“修禊”举办的时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二月二日 20. 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 B.一挥而就 C.一气呵成 D.一气呵成 21.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政治影响,“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写作诗文,难免委婉曲折,难有东晋人那样的自由畅快。 B.王羲之的沉默,是对景色的陶醉,也是对生命的悲观感受,更有对入世生活难以释怀的久久思考。 C.后世书法者对于《兰亭集序》的临摹,既是传承了经典,也把个人风格与时代的特点镌刻于摹本之上。 D.《千字文》使得王羲之的字,以又一种形式影响着中国文化,这也是《兰亭集序》成为一个艺术体系的明证。 22.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促使王羲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因素有哪些。(4分) 23. 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像一个人一样,经历着成长,蜕变,新陈代谢的过程”。(5分) 24. 文化传承的漫长历程中,还有许多文学家像王羲之一样“在以后的朝代里,不断地复活”。请试举一例,并结合其作品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9.(2分)B 20.(3分)D 21.(3分)B(文中已经说到对生命超功利的思考) 22.(4分)答案要点:(1)天气和暖,景色怡人,朋友相聚; (2)政治上相对清明,文人得以自由抒怀; (3)王羲之官场失意,对生命有了更深到的感怀; (4)中国文人独有的,对生与死的关照。 (答出1点,得1分) 23.(6分) 答案示例:王羲之用《兰亭集序》表达出自己对生死的深刻认识,他的思考引发了后人对人生的思考。后人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个人感受和时代审美,使这种思考延续、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兰亭集序》的传承过程其实是中国文化不断成长、蜕变、新陈代谢的缩影。 24.(6分) 结合某位文学家(课内外均诃)的思想、作品内涵,阐述其在后世的影响力,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