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徐永昌》阅读答案(2)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07 17:14
这些话语,在当时似乎显得不近人情。但后来的史实证明,这位常在照片中一脸凝重的军人所说的没有错,抗战之路极其艰苦。总体来说,徐永昌这种尽己恕人的士风,即便在升平之世都属难得。这是“旧中国”在他身上留下的底色,这种底色使得今人回看徐永昌,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陆军一级上将”“赴日仗节受降”这些标签。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徐永昌(1887.12.15~1959.7.12),清光绪13年(1887年)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市)。字次宸,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身处乱世而具备中国军人的一切美德;国民军第三军第二位掌门人,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在职时因贡献而于1943年获授青天白日勋章;1945年日军投降时,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1959年病逝于台湾。(《徐永昌回忆录》)
②由于出身贫民,徐永昌一向关心老百姓生计,待兵如子。他父母双亡后,无力殡殓,在荒郊野外草草埋葬。升任军长后,他购置了一块地,作为徐氏墓地,将父母遗骨迁葬。后任山西省主席时,听闻贫苦百姓皆买不起墓地埋葬老人,遂将自家墓地改为“平民公墓”,为穷人家去世老人提供入土为安之地。在军队中任长官时,他请乡里贤人任军队教师,教授士兵读书认字,学习一技之长,以便退伍后得有生计。(《扬眉雪耻日 忧民爱国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58岁之年,徐永昌登上了人生最高点——1945年日军投降时,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世界各国记者都记录这一重大时刻。
B.因为出身贫民,徐永昌没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归附阎锡山后,徐永昌自解兵权;做了山西省主席后,他一口拒绝了旧属重组旧部军队的建议。
C.立身处事上,徐永昌都显得相当严正。他终身不吸大烟和纸烟;父母双亡后,在郊野草草埋葬;任山西省主席时,将自家墓地改为“平民公墓”。
D.徐永昌尽己恕人,这使得他身处乱世而具备中国军人的一切美德,因此,他才拥有“陆军一级上将”“赴日仗节受降”这些至高荣誉。
E.文本多处引用传主的话,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直接引用他人,尤其是名家经典的语句,增强了说服力;选取典型性的事例和细节,具有较好的表现力。
(2)文章开头为什么说徐永昌“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签名”?有什么作用? (6分)
(3)作为将领,徐永昌“义”字当头的士人作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6分)
(4)作为一名抗日将领,徐永昌的忧国爱民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