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徐中舒:我的治学之路》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05 19:28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徐中舒早年受教于桐城古文派大师吴汝伦的弟子胡远浚先生,桐城派独特的“家法”为徐中舒此后的文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徐中舒两次考上理科专业却中途辍学,最终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走上古史研究道路,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兴趣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不可能在科技领域有所作为。
C.徐中舒早年本已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略有小成,后来却将精力专注于中国古史上,是因为中国古史中未知领域尚多,相比之下更有研究的价值。
D.近现代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长足进展,使徐中舒放弃了早年所追随的王国维先生“古史二重证法”的治学理路,终于在古史研究中开辟出新的境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E.徐中舒在文中多次引用《论语》中的名言阐释解说,生活中也曾引述《论语》勉励后学,一生治学虽时有新变,但却始终葆有着传统儒者的古风。
(2)材料展现了徐中舒怎样的精神品格和学者风范?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
(3)徐中舒认为治学首先应确定“一门学科的入门知识”,然后“逐步地扩大自己的基础面”,这在徐中舒自己的治学之路上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文中作者介绍了哪些提高古文修养的方法?请结合材料回答。并谈谈良好的古文修养对作者一生治学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5分)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B.“不可能在科技领域有所作为”条件不充分,原文“与自己的兴趣大相径庭”不能成为“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充分条件;C.“相比之下更有研究的价值”与原文不符,原文解释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D.“放弃了王国维先生‘古史二重证法’的治学理路”文中无据,研究领域的拓展转变并不意味着对已有方法理路的放弃。)
(2)(6分)①专注好学,善于取舍,两次辍学最终走上研习古史的道路;②持之以恒,学无止境,年逾古稀仍在不断扩充基础知识;③淡泊名利,生活节俭,不为物质上的得失所动。(每点2分)
(3)(6分)①早年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精力专注于中国古史上;②花费大量时间抄写甲骨文、金文,打下坚实的古文字学基础,从而能够利用古文字材料与古代的文献典籍互证互补;③在原有治学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了考古学、民族史,扩展到利用考古资料与边裔民族的资料阐发古代社会发展。(每点2分)
(4)(8分)方法:①要选择合适的选本,掌握读书的门径;②要培养浓烈的兴趣,耐得住学习的辛苦、枯燥。影响:①影响了他治学方向的选择,使他弃理从文,弃古典文学专注中国古史;②使他能顺利地阅读古代文献,能够扎实地扩展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治学领域。(每点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