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文中第④自然段有何作用?(4分)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短短的头发,用橡皮筋束起,几缕刘海不听话地搭在额头。(2分) (2)只见她一个深呼吸,更加激动地念叨着:“还好,没丢。”(2分) 21.小说三次写了小姑娘的“脸红”,请结合文本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 22.文章结尾写道:“能够成全别人的善良,本身就是一种善良。”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9. ①插叙了“我”两年前丢失钱包的经历,为后文“我”怀疑女孩的善良作铺垫;②制造悬念,使小说情节结构跌宕起伏;③反衬女孩“善良”的难能可贵。(4分,答出2条即可得满分) 20. (1)运用拟人手法,“不听话”生动形象地写出小女孩头发的零乱,突出她不刻意化妆修饰,表现了她纯朴的特点。(2分,手法、分析各1分;只从肖像描写回答分析最多得1分) (2)运用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朋友的心理变化过程,体现了朋友善良的特点。(2分,手法、分析各1分。若手法答“语言、动作”或“细节描写”亦可) 21. ①第一次“红着脸”,突出了腼腆、羞涩和局促,表现她淳朴。②第二次“脸红得愈加厉害”,突出了惶恐,表现她怕被误会和急人所急。③第三次“脸涨得通红”,突出了紧张,表现她不图回报。④三次“脸红”的描写,使女孩性格鲜明,形象丰满。(4分,每点1分) 22. ①小女孩急人所急,不图回报,是一种善良。朋友不惜用谎言成全女孩的善良,也是一种善良。②善良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美德。③我们要保持善良本性,多做善事,更要尊重和呵护别人的善行。(6分,原句含意解释、理解,联系现实分析各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