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刀 余显斌 围攻这座城,三天三夜,炮火不熄,硝烟把白天染成了黑夜,弹火把黑夜亮成了白天,战士们打得每一根枪管都发烫了,每一个喉咙都喊哑了,每一双眼睛都发红了。 将军的眼睛也发红了,如两团火苗,灼灼燃烧。 到了第四天早晨,将军咆哮了,一把推开参谋长,吼道:“谁再挡住老子,老子劈了他。”然后一回身喊道:“刀来!”警卫员忙走上前,递过一把百炼钢刀,将军一把抓过,一把扯了上衣,提着刀一跃出了战壕,向城下冲去。 将军身经百战,本身就是一柄钢刀,无坚不摧。 将军玩命,将军手下的那些牛犊子们更是嗷嗷直叫,跟着冲了上去。一个早晨,战斗干净利索地结束,敌人守城部队几乎全部被歼。将军一身征尘,满面灰土,挎着战刀,骑着战马,带领着那队刚经过血与火淬炼过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向城里迈进。 三年了,将军又回到了自己当年驻守的地方,这儿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块山石,将军都清清楚楚。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如遭劫后的地狱。 将军热泪盈眶,下了马,慢慢地走着,见了每一个人,不管是老人、妇女还是孩子,将军都会弯腰点头,并致以歉意:“我们吃粮当兵,却没有保护好你们,让你们受罪了。”说到这儿,将军的眼圈微微有些发红。 就在这时候,人群中有些骚动,警卫员赶紧一步跨上前,挡在了将军面前。将军,是战神,是民族的光荣。更是敌人暗杀的对象。将军从军卫国以来,遭受敌军的暗杀不下四十多次,不过每一次都毫发无伤。 将军曾开玩笑:“那些家伙,只会像娘儿们一样躲在背地里下黑手。” 随着骚乱的人群分开,战士们簇拥着一个孩子走到将军面前。孩子有十二三岁的样子,瘦瘦的,怯怯的。将军摸摸孩子的头,严厉地问:“怎么和一个小孩子过不去?” “报告将军,这是一个敌军部队的小兵,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当地百姓抓起来了。”战士报告。 “还是个孩子啊!”将军说,语音中有一种痛惜,有一种责备,然后蹲下身,微笑着问孩子,“多大年龄了?”那个孩子沉默着,仍然望着将军,可能听不懂将军的话,也可能害怕,瑟瑟地抖着,手紧紧地拢在破烂的衣服内。 将军回过头,对警卫员说:“给小家伙弄点吃的去,对,还有衣服。” 此时,对面不远的楼上,响起了一声嘹亮的口哨,那个孩子仿佛接到了命令似的,突然从衣内掏出一支手枪,对着将军“砰”的就是一枪,警卫员眼疾手快,一脚踢翻了他,抓过一挺机枪,对着孩子就准备扫射。 “别,不要开枪。”将军捂住脖子,鲜血直淌,卫生员忙跑过来包扎。 “他还是个孩子,是受人指使的,放了他吧。”将军说,血仍在流。孩子被缴了枪,放了。 将军让人到刚才发出口哨的地方去搜查,除了几个烟蒂外,什么也没有。 这时,将军已接近昏迷。枪弹伤着了动脉,血流不止。不一会儿,来接将军的车子驶到,停下。大家抬上将军,车子“呜”的一声,风驰电掣而去。 车子风一般卷出街道,再插入一条土路。突然,前面一个人影一闪,拦在了路上。原来是击伤将军的小孩。 “冲过去,救将军要紧。”警卫员咬牙切齿地说,眼睛都红了。 “不,快停。”迷迷糊糊中,将军呻吟道。 “将军,来不及了——”警卫员急得快哭了。 “那是一个孩子,一条生命!”将军嘶哑着声音喊。那个孩子跑过来,趴在车门上,不停地指着前面的大桥喊:“炸弹,前面桥上有炸弹。” 前面,一个鬼样的影子一闪。将军眼睛亮了,豹子般吼一声:“闪开!”一掌把孩子推倒。身边的大刀一闪,射了出去,在一声惨叫的同时,一声沉闷的枪声划破了上午的寂静。枪声中,将军身子一震,坐了下去,一动不动。 那个狙击手被大刀穿了个透亮。将军,也受到了那家伙临死前致命的一枪。 摔倒在地的小孩爬起来,呆了呆,猛地抱住将军大哭起来。突然,远处响起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将军他们即将经过的那座大桥飞上了天空。将军拍着小孩的头,断断续续地对警卫员说:“多好的孩子,要保——护——” 将军仍在笑,可那笑永远地凝固了。(《青年博览)2010.12,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将军的眼睛也发红了,如两团火苗,灼灼燃烧”,侧面凸显战斗的惨烈与遭受的挫折,同时,与后面将军对孩子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B.“一回身喊道:‘刀来!’“将军一把抓过,一把扯了上衣,提着刀一跃出了战壕,向城下冲去”,简短的话语与一系列动作,表现将军的身先士卒与勇猛无比。 C.将军都会弯腰点头,并致以歉意:“我们吃粮当兵,却没有保护好你们,让你们受罪了。”形象地表现了将军对在攻城战役中受损失的老百姓的歉意。 D.“在一声惨叫的同时,一声沉闷的枪声划破了上午的寂静。枪声中,将军身子一震,坐了下去,一动不动”,此句运用了环境、心理、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E.小说结尾“将军仍在笑,可那笑永远地凝固了”,表现出作者对将军的牺牲的痛惜,含蓄地表达了认为将军如此牺牲并不值得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