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说以“老照片”为题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塑造了一个群体形象,这个群体包括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及小五子。请简要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性格特点。(6分) (4)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所写内容却角度多,跨度大,穿越时空,颇具历史沧桑感。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加以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AC(共5分) 试题分析:A项3分,C项2分,B项1分,DE不得分。 B项“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依据不足,从原文看,把老照片捐赠给政府是小五子和老外的后代协商的结果。D项“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错,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自豪、喜悦。E项慈溪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是相同的,两者没有构成对比。 (2)(共6分)①“老照片”是贯穿全文情节的线索。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联结起来的。(2分)②“老照片”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道具。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小说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2分)③揭示了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寓着对人们理性对待新生事物,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深沉呼吁。(2分) 试题分析:先从结构角度考虑,作为标题显然有“贯穿全文情节”的作用;再从内容角度考虑,一是塑造形象的作用,一是对小说主题的揭示。 (3)(共6分)①善于接纳新事物;(2分)② 富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感;(2分)③执着;④ 机智。;⑤恪守诚信; ⑥看淡金钱。(③至⑥点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 (4) ①小说所描写的情节时间跨度大。从慈禧老佛爷还没死的清朝末年一直写到当代。 ②小说缩写的人物跨度大。从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写到小五子本人,从老外写到老外的后人。③小说缩写人物的命运变化大。老外被痛打致死,小五子的父亲为保护老照片而备受摧残。④小说所写的社会背景富有历史感。慈禧认为火车是“妖怪”,古镇愚昧无知的人们认为照相机是“妖怪”,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打、砸、抢,这些描写让读者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了沧桑。(每点2分,共8分,大意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