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韩少功《茹饭》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15 12:27

参考答案
(1)E C (E 3分,C 2分, A 1分。A“跌宕曲折”不 准确。B《马桥词典》采用的不是传统的章回体创作方法。D“冷漠、自私的人文环境”错。)
(2)相同点:罗伯的侄儿与祥林嫂的儿子都已死去,二人都非常痛苦。(2分)
不同点: 情况不同,阿毛已死对于祥林嫂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而侄儿的死对于罗伯来说则是一个在内心猜疑而未能确认的事件。(2分)心理不同,祥林嫂是为了求得别人的理解与安慰,缓解内心痛苦。罗伯是通过自我欺骗,求得自我内心安宁,缓解内心痛苦。(2 分)
(3)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①比拟。“承受”一词将目光当作有重量的物体来写,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众人的“怀疑”对罗伯所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压力。②夸张。“一眨眼”三个字极度渲染罗伯衰老之快,形象地表现了罗伯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痛苦,也暗含了作者对他的深深同情。(每点3分,术语1分,分析2分,共6分)
(4)①罗伯家境贫穷,连一顿饭也无法提供给侄儿;侄儿早死,处境孤苦。这在中国的农村非常普遍。作者借这个人物的命运描写了那个时代真实的乡村生活,透视了一个民族生存挣扎的真实情状。
②罗伯在侄儿是否“茹饭”一事上显得非常虚伪甚至自私,作者 借此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幽微以及处境对于人性对于亲情的影响。
③面对侄儿已死这样一个事实,罗伯显得自欺欺人,不愿接受现实,表现了在以罗伯为代表的农民在苦难命运面前的痛苦、隐忍、无奈、无力,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悲悯之情。
(每点4分,任答2点得8分。每点形象2分,主题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