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6.A、 E (A项“运用排比写自己的心理是为了突显“玫瑰为开花而开花”,没有任何目的;E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环境烘托,正面映衬“同城姐妹”畅享生命的美好。) 17.①曾经的我“将自己摆在一朵绝美的花面前,我就像一个强迫症患者”与学会“零负担”地欣赏形成对比,表现摆脱目的主义的美好。 ②将“第五种马”与前四种马对比,突出追求生命的诗意与情趣、坚守生命本真的可贵。 ③将“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与其它吃草的牛羊对比,突出生命的精神趣味,诗意的追求多么重要。 18.①它不受任何外在要求的约束,没有“功用”“目的”的追求。(1分) ②它充分顺应生命本性,释放生命的力量。(1分) ③它享受自然的美好,追求生命的诗意与情趣。(1分) ④它回归生命的本真,坚守自身的个性。(1分) (需提炼概括,每点1分,凡照抄原文不超过2分。) 19.主要内涵: ①“玫瑰为开花而开花”象征一种生命的自然存在、本真状态。(1分) ②“玫瑰为开花而开花”象征一种非目的的纯粹的美丽、非功用的情趣和诗意。(1分) 人生启示: ①抛弃现实生活中“目的至上”、“实用至善”的功利主义思想(2分)。 ②注重生命的精神趣味、追求诗意唯美的生活。(2分)。 ③主动走出“浅薄焦虑”的自我,走出精神委顿、高度扭曲的自己,“零负担”地回归拙朴本真的内心,畅享生命的美丽。(2分) (每一要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则酌情给分。) |